今天还是五四青年节呢,也不知道大学毕业三年的我还算不算青年 时间过得好快,再加上”女人从25岁开始衰老“之类理论的影响。25的我有了奔三的紧迫感。
今日份的紧迫感来源还有偶然读到的一句话:”人一到了中年,就开始能体会到年龄增长的焦虑,甚至有些人,已经经历过身边人的去世,于是更加害怕自己的生命不够精彩,不够有意义。“ 我反正是被这句话完全给confused了。
首先,我最不喜欢这类说话语气特别绝对的论点,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当对一个事情的论证方式非常绝对的时候,准确性就在下降,可听性就随之下降;同时,这种非常绝对的预期反应的往往是说话人对事件的偏见和狭隘,对事物的认知没有包容性,所以才会很轻松地说出非常绝对的论点而没有对自己所发表言论的丝毫心虚或怀疑,这种人物特质也是不太能为人所接受的,尤其是思想非常开放,拥抱世界上万事万物各种可能性的人。
其次,这样的句子,一些中年人看了可能会有同感,觉得自己的心态就是这样,但也可能有另一些中年人是有当头棒喝之感,觉得”哇,原来中年人应该想的是这些“,然后因为受到这样的引导而变成将原本不是这样的心态变成这样。对于后者我觉得有点冤,有点可惜,因为他的心态也未必就是不对的,但是这样的文章的广泛传播让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单一,觉得中年人应该想的就是这些,就是应该害怕,应该焦虑,等等,然后让人们有一种”期待自己焦虑“的扭曲心态,因为觉得焦虑才是正常的。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完全独特的活法,中年人无忧无虑也不是不行吧? 中年人锐意进取,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斗志,也不是不可能吧? 且不说客观条件上,比如物质是否充裕等等,就仅仅考虑主观上,我们的心态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呀,也许今天我消极,明天我就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呢? 现在的媒体有一种鼓吹所有中年人都很苦累,无法从生活的枷锁解脱的风潮,看得我非常反感。谁说中年人都有枷锁了?难道不能通过奋斗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谁说有枷锁的都想从那里解脱了? 难道不能跟心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的风雨,不能从为孩子家人撑起一片天中获得愉快 找到人生的意义?
都是什么歪曲的价值观!
以上说的还是对中年人群体自己的影响,可是看文章的还有我们这些还没经历过中年的人呐,我有的时候就很好奇,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不看这些文章还好,想像的都是客观现实的东西,比如有没有车,有没有房,有没有老公孩子blabla;但看了这些文章,我就开始对主观的东西开始想象,而且因为已经先入为主了一些信息(就是写在文章里的这种“中年人苦恼论”),我的想象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导致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认为,当自己进入中年时期,就会为一切发愁,不仅为摸得着的发愁,还为摸不着的焦虑。我去NNN的!还好老子有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要不就遭你个狗写手蒙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