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王子健
【话说春联】
春联,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结、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传统春联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现在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朝鲜则有立春榜、立春书、立春贴等名称,简称春榜、春贴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节日习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
贴春联,是汉族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或与中华民族干支纪年文化相关连,春联中嵌有“鼠”、“牛”、“虎”、“兔”、 “龙” 、”蛇“、”马“、”羊“等生肖物名,如“锦鲤飞身酬远志;祥羊跪乳感亲恩”等;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汉族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春联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从腊月廿三至大年三十夜晚都有,但是大多数是集中在腊月廿八、廿九这两天。
一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八,贴年画”一说,意即农历的十二月廿八是贴年画、春联的好日子,各家各户都集中在十二月廿八这天贴春联。
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一说。贴倒酉意即为贴春联。
对联的上联要贴右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我们的寒假】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总结上一年,计划新一年的好时间,下面,我以新年新目标为主题对两位同学进行了采访。
首先是对张越垚同学的采访:
问:过去一年,你认为你自己哪些方面做的有些不足,需改进?
答:每天写作业时拖拖拉拉,不能够高效率完成。
问:新的一年,你准备取得哪些新的进步?
答:在新的一年中,我希望能够改变自己拖拉的坏习惯,并在学习上的各方面有所进步,仔细对待每一题,认真做好每一步。
问:你准备如何取得这些进步,或改进不足?
答:我将减少使用那些会使自己焦躁的物品的次数,如手机、电脑。先完成学习任务,再开始休息。
以下是对秦子轩同学的采访:
问:过去一年,你认为你自己哪些方面做的有些不足,需改进?
答: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偷懒。
问:新的一年,你准备取得哪些新的进步?
答:我觉得在将来我要努力做得更好,尽可能的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吧。
问:你准备如何取得这些进步,或改进不足?
答:方法的话我要自己制定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
小编有话:新春,是用来计划一年新目标的时间,从对两位同学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十分希望自己能够进步。希望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按时完成,实现自己新一年的目标。
【美文选读】
过 年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民国前一两年,我的祖父母相继去世,家里由我父亲领导,在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革除了许多旧习,包括过年的仪式在内。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分装四个圆笼,除日挑到家中,自己家里也购备一些新鲜菜蔬以为辅佐。一连若干天顿顿吃煮饽饽的怪事,也不再在我家出现。我父亲说:“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逛厂甸,我们是一定要去的,不是为了喝豆汁儿、吃煮豌豆,或是那大糖葫芦,是为了要到海王村和火神庙去买旧书。白云观我们也去过一次,一路上吃尘土,庙里面人挤人,哪里有神仙可会,我再也不作第二次想。过年时,我最难忘的娱乐之一是放风筝,风和日丽的时候,独自在院子里挑起一根长竹竿,一手扶竿,一手持线桄子,看着风筝冉冉上升,御风而起,一霎时遇到罡风,稳稳地停在半天空,这时候虽然冻得涕泗横流,而我心滋乐。
民国元年初,大总统袁世凯唆使曹锟驻禄米仓部队兵变,大掠平津,那一天正是阴历正月十二,给万民欢腾的新年假期做了一个悲惨而荒谬的结束,从此每个新年我心里就有一个驱不散的阴影。大家都说恭贺新喜,我不知喜从何来。
梁实秋先生是不喜欢过年的,原因是“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给长辈们拜年“要叩头如捣蒜”,“从心坎儿觉得窝囊”。直到民国前一两年,家中过年的方式才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
从梁先生的笔下,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老式”过年的一鳞半爪。
读后,我们更能感受到现在春节的美好,体会其中的乐趣。
【随笔精华】
藏在心中的微感动
王佳敏
我的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她的手脚已不太灵活,我最忘不了的是她给我煮的米汤水。
爷爷已走了10多年,奶奶一个人独自在家,我们便把奶奶接到了城里。每天放学回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奶奶为我煮的米汤水。我的奶奶很执着,他始终相信能让我不生病的事是他那“神奇”的米汤水,我没有反驳她,并且默认了。
终于有一天,这个干燥的天气就像恶魔一样挥之不去。我发烧了家里人很着急忙着带我去看医生。“你们去吧,我在家里煮点汤水。”历经半个多小时看病归来的我,闻到的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那个金黄的米汤水。我的身体像个棉花糖一样倒在了床上早已昏昏欲睡起来。房门好像被打开,“闺女,起来先喝一碗米汤水再睡,喝了好的快些。”我百般不愿,但又不想违背奶奶的意思,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起来,喝了那一碗温度正合适的米汤水。我看见她的脸上带着笑,他仿佛认为那米汤水会让我“起死回生”“奶奶,你怎么那么喜欢这米汤水。”我问道,“小时候你妈妈生病,每次都是喝着米汤水才好的呢。”奶奶一脸自豪的说到。
喝了一碗米汤水后全身便开始发热了,身体仿佛也不觉得那么疲惫,但是我还是睡了一下午。一会儿,隐隐约约觉得有个人蹑手蹑脚地进入了我的房间,我猛然从梦中惊醒,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果然!“闺女儿,再起来喝点米汤水吧”哎,那米汤水就像奶奶的里一道护身符,她想把她的护身符分享给我,让它时刻“保护”我,但是我却不相信这些明“迷信”,我无法拒绝这米汤水,只好再一次起身把米汤水一饮而尽,我不知道这次生病喝了多少米汤水,但奶奶仍然相信,米汤水有多大的“魔力”。
多少个日日夜夜,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回家之后可以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米汤水。说不出的感动被埋在心低,欲语泪先流。又不知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奶奶的米汤水仍是我最爱的饮品,那是我永远藏在心中的微感动。
藏在心中的微感动
许静林
世间自有真情在。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问候都是人们的真情所在。它们犹如冬日的一缕阳光,虽微不足道但闪烁着光芒,带来温暖的阳光。
拥抱显情义
一次的期中考试,大意和粗心占据了我整个脑海,成绩一落千丈,我也一蹶不振,总想逃避这一残酷的现实。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是灰暗苍白的,没有了昔日的生机与活力,整天沉浸在伤心痛苦之中。正当我放弃之余,几个散发着无限温暖的手臂紧紧抱住了我,我被惊得不知所措,扭头望过去,散发着天真笑容的脸映入了我的眼帘,原来是我相识的好朋友,似乎他们知道了我考试的失利前来安慰我。我也紧紧抱住了他们,失利的事情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感动的泪水不停地在我眼睛里打转,那一刻仿佛被阳光眷顾,心里很暖,很暖……
牛奶富爱意
夜深人静,周围的一切已被黑暗笼罩,静寂在茫茫夜色中,让人不免心生惧怕。我正在埋头苦干,手中的笔飞速地回旋着,一串串字行映照在本上。今晚作业又是数不胜数,困乏与劳累不断涌上心头,使我恹恹欲睡。突然,一杯散发着热气的牛奶不漏声色的端放在我的桌旁。小心翼翼地端起热气腾腾的牛奶,温暖驱散了寒冷与乏意,味道又显得香醇可口。那是我的母亲为我准备的。每到深夜,她总是会给我一杯牛奶驱散一切,似乎形成了习惯。从小体弱多病的我总是盼望着牛奶的到来。似乎其它的饮品都不及母亲的一杯香甜的牛奶,我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牛奶,更是母亲掺杂在牛奶中的浓厚爱意。
世间的感动,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希望。它们像茫茫宇宙中一颗行星般渺小无量,却是浩瀚星海中最耀眼的那一颗。
【图文寒假】
秦晨峰:
秦晨峰张逸骁:
张逸骁来到北京故宫,我仿佛通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了明清时期。我既看到了精妙绝伦,举世无双的文玩字画,又欣赏到了威严而金碧辉煌的皇宫殿堂。太和殿,午门,保和殿,乾清宫……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