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电梯房近五余载,从最初的不适应,竟也慢慢习惯了,小区人多,大都来自江城周边城市,儿女定居江城老人随着过来带孙辈,自然各种生活习惯交错碰撞。
小区电动车停车处经常被老人们拉上绳子,晾上了五颜六色的床单被罩,绿化带的树上也被晾上了棉被,休息的长椅上晾晒着各种鞋子和地垫,这让年轻人们各种别扭不适,一次次跟物业交涉,后来物业专门在后面停车场辟了一块地方,打了地桩,拉了钢丝绳,方便大家晾晒物品,毕竟住户太多,楼顶的晾晒区明显不够用啊。
一到秋冬季,勤快的老人们从家乡背来各种土产,于是小区草地上有晾晒花生的,晒萝卜干儿,红薯干儿,柿饼儿的,特别容易让人有回到老家农村的错觉。
老人们带着孙儿喜欢凑堆儿,基本小孩是哪家的大概都知道,大些的孩子单独在小区玩家长也很放心,隔一会儿在阳台喊一声孩子名字,保证能听到七八声儿回应,在呢在呢,你家孩子跟我家的玩儿呢,没事儿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0731/7137d7f63a330dab.jpg)
在这里住久了,我也慢慢接纳包容了大部分人,进电梯让老人孩子拿重物的先进,并问问别人需不需要搭把手儿,出电梯愿意让别人先走,出门儿习惯性等后面的人一起出来再放手,进门儿看到匆匆跑来的人一定刻意等别人一下。
在电梯遇到送外卖的小哥,问问他去几层,先让他到达,我迟一些。毕竟,我一个自由职业的人不用赶时间。
楼下看到谁家衣服飘落会拿到门卫室去,看到小孩儿追逐打闹也不觉得头疼了,会笑着叮嘱他们慢一点,毕竟,我也是俩孩子的母亲了,对这种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儿们多了几分包容。看到鼻涕拖得老长的孩子也会顺手用纸巾帮他擦去。
环保卫生都是小区里几个老年人在做,每人负责一栋楼也挺辛苦,一个月不过两千多点的薪水。遇到可以换点钱的垃圾,纸箱啊旧书本啊,我都会捆好交给楼下明叔,明叔家并不拮据,只是习惯性节俭,做卫生时把纸箱什么的攒一堆儿卖钱,乐呵呵的说过日子嘛,勤俭节约有必要啊!有时候小孩在楼下玩让明叔帮看下,他也非常愿意的。
小区里大部分业主相处的还是挺不错的,孩子们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谁家有事了,招呼一声,让楼上楼下的谁家顺带接下孩子,是非常方便的。
谁家要装修或者装家具了,提前先跟物业打电话,再去微信群跟大家打个招呼,我家要装空调,大概一个多小时,可能会吵到大家。或者要装修,大概一个来月,会有噪音,请多多包容,新居落成时欢迎大家来热闹热闹。看看,是不是非常暖心啊。
电梯里经常会看到手写的告示:今日下午拾到钥匙一串(红领巾一条)(短尾猫一只)谁家的尽快来几楼几零几取走!
疫情那会儿,大家都出不了门儿,都在群里说好,谁家没米了,去某某家匀一些,哪家有不会用手机的孤寡老人,大家都一起捐点米面油菜的托物业送过去,谁家实在撑不下去了,需要生活用品托唯一一家能出门的邻居带回来,特别是需要买药的,同小区里有唯一一个能随意进出的邻居,简直是天赐的幸福有木有!
那一百天,大家在群里彼此加油打气撑了过来,整个小区只有两例轻微的后来都痊愈出院了。话说,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具体是哪两家。所以,看到有歧视新冠痊愈的人,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这跟艾滋比,毛毛雨了好吗!
年复一年,春去冬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区时不时看到孕妇,然后没多久,她生了,又没多久,抱着半岁的孩子在院儿里晒太阳了,再翻过年,咦,孩子会跑了,不知不觉,呀,你家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呀,太快了!唉,真是,孩子不是自己的,总觉得日子过得太快了,自己带孩子又觉得日子太难熬了!
小区分几波儿,老人带孩子一波儿,孩子们上学去了,她们就在小区跳跳舞,打打牌,晒晒太阳,唠嗑儿。好像都是老阿姨们多,没看到几个老头儿。
然后妈妈们一波儿,带带孩子,做做家务,凑在一起逛淘宝,聊聊天,一起买买菜。
奋斗的爸爸们一波儿,他们通常单独有个微信群,咵咵天,发发牢骚,今天又被上司骂了啊,今天又是打牛的一天啊。
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琐碎又充满了烟火气息。愿大家都能万事胜意,平安喜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0731/a78046d3b0a81c3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