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0-14 课堂用来做什么?

2020-10-14 课堂用来做什么?

作者: 艾诗丽宝宝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10:04 被阅读0次

    我始终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在做工作室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这么一帮优秀的学生。

    尤其初一这个班,几个孩子就全都是曾经班上的佼佼者。首先是陈梓昂跟着我学。后来李迪过来准备特长生面试。李迪通过面试后她妈妈推荐了李煜娇。梓昂的好朋友陈泽瑞过来,罗运在家长群里听说消息后也找到我。后来梓昂同班的羽嫣坐我的顺风车,也要跟好朋友昱娇一起上课。

    暑假是他们小初转折点,刚好大家时间充沛,所以我们魔鬼式地训练了半个月。每天庞大的知识量和学习方法,通过画面、故事、思维导图、口诀、PK...组织起来,大家学得热火朝天。我们每天三个单元,四天学完了预科。讲解过所有的题型解题方法,也听写了好几百个单词。虽然没有客观地考核证明我们的学习效果,但孩子们的热情和听写、考试中的表现让我自觉不错。

    熟悉的班级,优秀的学生,有了暑假的学习基础,这个学期我轻松地开始了新的学习计划--学习初一下的预科。也不自觉地沿用了暑假的许多“成功经验”。比如,庞大的知识量。

    前两次课下来,我感觉特别失败。

    暑假我用整个上午,甚至整天用心辅导这个班,做了大量的课外准备:厚重的奖品,营养丰富的课间点心,层出不穷的创意。春秋两季大家都集中在周末上课,我不能腾出整个的上午给他们班。所以我在两个小时课堂后,安排了一个小时让他们在自习室刷题。和大部分初中课外辅导老师一样,我相信学霸都是练出来的。相比暑假,激励和趣味性都在降低,但是学习负担却丝毫没有减少。一周的学习之后,他们本来也很疲惫,所以收到了一些抱怨。情绪远不如暑假那般高涨。

    暑假是一个整体预览式的学习,我们有词汇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题型训练课。几乎每两天涉及的专题都不一样。预科班意味着一天一个单元的学习,学习方法相对比较稳定:包含了听力练习、对话练习、独白阅读、重点语法讲解和做题。这种套路就跟学校的英语课有些雷同,大大降低了大家的学习兴致。

    学校四五次课才能学完的内容,我们在一次课讲完,自然知识被塞得很满。虽然我有意识地压缩了部分内容,但时间仍旧非常仓促。每次课上我都不得不跳过某些PPT,这样一来就显得我们的课堂非常草率,并不是按照精密的计划而进行的。而且第二次课的时候,就不得不把部分内容留到下节课继续。

    这也似乎是培训班的痛点:每周只有一次课。每周两个小时,相对于他们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学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让这些学生凸显出参加了课外辅导的优势自是很难。假定老师精炼知识的技术出众,表达输出的效率也奇高,时间这个瓶颈,仍然卡死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战略上遇到的困难,自然要从战略层面找出路。我一直想让课堂有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们也能在课堂上接受这些知识。今早冲凉时,我突然发现自己方向错了。我能在两个小时里做到的,是不断给她们正确的方法,并且操练上手。除此之外,还可以渲染一种正确的外语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如果他们方法对了,驱动力增加了,那平时的学习效率会更高。而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这么庞大的系统,只能有赖于他们在自学和学校课堂上日日修行。

    具体来说,课堂设计不止有料,而且有趣。让学生喜欢英语,让英语成为一种工具--用来探索乐趣。可以增加英语笑话,脑筋急转弯,兴趣性泛读。

    学习方法传授不是一蹴而就的。暑假每天都有介绍一种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是此事并非讲过即可。从亲身体验出发,有些道理看过很多次,只有读到某个人的故事时才顿悟了它的深刻含义。有时学生对老师的话的理解,停留在文字层面。就像牧师布道一样,得一个道理反复说,从不同角度结合故事生动地说。最好事先精炼语言,让这些道理成为流传在学生间的经典语录。

    提高阅读需要有英语阅读的习惯,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在脑海里检索单词意思的能力。提高错文不能依赖一两次的作文课,得让学生养成英文写作的习惯。提高口语则需要学生有大声诵读的习惯,能静下心来体会、享受抑扬顿挫的美感。这么多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其实只要有其中一个方面激发了他/她的兴趣,就能带动整个英语水平。对他们日常生活接触甚少的我,能做的就是提倡一种学习理念,设计一套考核及激励体制,带头在练习中互动和复盘。

    再回顾我们的英语课,应该是学习方法的宣讲和实际操练课,英语文化和学习热情的研讨会,英文段子和语言趣味的汇聚点,以及学习习惯的交流和复盘会。

    从新备课,砥砺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0-14 课堂用来做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si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