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效应:给别人带来挫败感的人不受欢迎
一位老人退休了,找了一个清静的地方买了房子,想在那里安度晚年。房子的旁边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边长着灌木和野花。老人住得很舒服,心情宁静祥和。然而,没过多久,老人的平静生活就被打破了。
一些年轻人成天跑到湖边玩耍,有时候还会大声尖叫,老人不得安宁。老人无法忍受这些噪声,但又很清楚,想要让那些处于叛逆期的年轻人自行离开是不切实际的。于是,老人想了一个好办法,对那些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啊!我也很开心!如果你们以后每天都来湖边玩耍,我每天给你们1元钱,怎么样?”年轻人爽快地答应了。这种又能玩又能挣钱的好事,为什么不答应呢?
可是,过了几天,老人却愁眉苦脸地对年轻人说:“我的养老金还没有发下来,所以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5角钱了。”年轻人有些不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不过,从那以后,他们只在每天下午才到湖边来玩。
又过了几天,老人“十分内疚”地告诉年轻人:“真对不起,我的退休金已经不够用了,以后每天只能给你们1角钱。”“1角钱?”年轻人感到很气愤,大声说,“我们才不会为了这1角钱而浪费时间呢!我们再也不来这里玩耍了。你就自己孤独去吧!”
从那以后,智慧的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为什么这群年轻人会“中计”呢?原因在于,赞赏的递减会导致个体产生挫败心理——年轻人从最开始得到1元钱奖励,降到得到5角钱的奖励,再降到1角钱,内心的挫败感一次比一次强烈,为了终止这种挫败感,他们最终选择停止自己的行为。
事实上,老人运用的正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阿伦森效应。老人先让年轻人把毫无目的的玩耍变成服务,并且给予奖励。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奖励的标准,让年轻人的心中不断产生挫败感,最后终止了自己的玩闹行为,而老人也因此重新获得了安静舒适的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说过:“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所以,给别人带来挫败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