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77b1378be7eca346.jpg)
大部分双休日的时间里,我都是在家里躺平中度过的。夏天的天气很热,躺在自己小房间的床上,一边吹着空调,一边看看书或者刷刷手机,时间过得很快。到点就吃饭,然后接着躺,虽然悠闲,有时候内心也是空洞洞的。我在想,之所以会存在这样一个状态,是不是上班对自己心灵的抑制比较大,因为没有乐趣而感到累所产生的后遗症吗?这样的可能性估计很大。
又到网上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万维钢的《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另外一本是凯文·凯利的《宝贵的人生建议》,都是一些人生为人处事的书。大半辈子糊糊涂涂过来了,还有很多的人生道理都不太懂,需要进行恶补。认真打量自己的书架,基本上为人处事和个人精进类书占了绝大部分,我也知道这些都是心灵鸡汤,假如没有现实生活的阅历,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喜欢买书,喜欢买的过程中那种心灵的愉悦和充实感,喜欢拿到书并打开书的那一刹那……然而有点滑稽可笑的是,很多书看完一遍以后就弃之如敝履,还有一些书看了一部分就不再看,所以我书架上的书看上去都是崭新的。现在枕头和书桌边还放着四五本书,那是我准备用来读但却没有去读的,比如说叔本华的那本《人生的智慧》纪念版,花了110多元钱买的,到目前还有一半没有读完。可是,我又要买新书了,哈哈哈!
最近这段时间,明显感觉自己读书偏少。昨天双休日第一天,一大早我带了一本松浦弥太郎的《谢谢你》,开着车子准备到宽心小镇去晨读。小镇那个地方环境优美,而且早上的时候基本上空无一人,正是适合边散步边读书的地方。车子开到半路上,接到老大打了电话,约我一同散步去。只好又返回去接了老大,跟他一起去龙泉湾买了老面馒头。老大听说我要去宽心小镇散步,也随同我一起去了,当天的读书大计就此放下。
今天早上继续实施我未完成的计划,带着《谢谢你》去了宽心小镇。有大半年没来小镇了,记得以前来得很频繁,一个星期早上散步至少要来两三次。我那个时候很有激情,脑袋瓜里谋划着每天早晨的散步地点,每一天都应该不同,并且坚决地予以执行。在早晨的时光里,我开着车子去了很多地方:宽心小镇、孔目江湿地公园(一期、二期和三期)、袁河公园……都是开车一二十分钟的路程。到达目的地以后,下车在公园或小镇里面慢慢地徜徉溜达着,度过一段早晨愉快的时光。
也不知什么时候(时间不会太长),这个“早晨溜达计划”便不知不觉间终止了。看来,靠着一时的激情去推动的事情,很难能够做到善始善终。把这个道理放在工作上或者生活的其它领域,也应该是成立的。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人,倘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行动力,很难将一件事情贯彻到底。即便具备了意志力和行动力,要长期坚持也很难。真正能够让一个现象或一件事情持续下去,背后一定会有个正向的利益反馈机制来进行支撑。而我的“早晨溜达计划”,耗时间耗精力耗汽油,对身体的健康也没带来什么好处,走向终结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当然不妨碍之后偶尔去上述这些地方玩玩,就比如说今天早上,突然想起了边散步边看看书,要找一个杳无人迹而又环境优雅适合散步的地方,宽心小镇体便成了首选。太阳还没有升起,宽心小镇里一片幽静和清凉,果然没有一个人,我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书,翻完了《谢谢你》的一个章节。以前我在文章中写过,这本书是我继《人生的100个基本》之后,我基本上能够背下来的松浦弥太郎的第二本书,今天重读只是为了温故而知新。这是一本教人如何与人相处的书,里面的很多理念我是认同的。
如何更好去做一个懂人情世故的人?除了大量阅读松浦弥太郎的书籍,吸收他的观点看法之外,我在网络世界里面还接触了大量其它截然完全相反的观点和说法,而且持续时间也达两三年之久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兼容并蓄在我的脑海中,我能够做到并行不悖,觉得它们各有各的道理。运用起来,关键是要看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是什么?所针对的对象是什么?这两种道理是对立统一的。
昨天中午还参加了一场饭局。饭局的地点有点远,在新余高铁北站的一个地方,参加饭局的人员也不是太熟。本来我是不想去的,前一天晚上我刚刚组局进行了一次聚会,邀请原来对我关照有加的一名局领导吃饭(我是在他手上提拔的),他已经退休快两年了,在南京也待了一年多。前段时间回新余后看到他,感恩他对我的栽培,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次饭局,这次饭局搞得好晚,大家都很尽兴。第二天的饭局连续作战有点吃不消,可是禁不住东道主的连续邀请,还是去了。
参加饭局的总共10人左右,除了两个以前在一起吃过饭的之外,其他的都不认识,场面稍微有点沉闷。菜的味道挺好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土菜,厨师的烹饪艺术不错。我东拉西扯的扯了一些闲篇,桌子上有个职务为城管大队长的唱起了主角,在那边巴得嘚巴嘚的说个不停,尽向着饭桌上一个职务比较高的人交谈去了,不怎么太搭理我,跟他搭话也不怎么回应。印象中我向他敬了酒,也不知道他回敬了没有?看他的年龄和我差不多,可能在礼节礼貌方面有点欠妥,我也就不再把他当一回事,估计后来他应该有点意识到。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把握一个度,人情世故的学问永远也学不完。在读书和实践应酬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人。当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讯飞语音输入75分钟,全文2100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517638afb2283e9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