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是我们的根
老话讲“不孝父母,拜佛无益”
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
善待父母
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 1 -
善待父母 第一福田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求神拜佛,不如好好孝敬父母。《观经四贴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饥荒中,世尊出去乞食,一连几天都空钵而返。一位比丘见了,感到十分伤心,他卖掉自己的三衣,买了一碗斋饭,送给世尊。
世尊了解情况后,对他说:“出家人的三衣,极贵重。我领受了你的好意,但我却消受不起这碗饭。”比丘说:“您是三界的福田,您不能消受,还有谁能消受呢?”
世尊问道:“拿这饭供养你的父母吧,你的父母能消受。他们生育了你,对你有极重的恩。”
福报来自善行,人人都知道做好事就能积福,但善行无需刻意寻找。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行。善待父母,一家和睦,自然能够积累福报,改变命运。
- 2 -
善待父母 贵在细心
父母在乎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儿女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的对父母的在意。处处留心,用心陪伴,把孝心化作行动,让父母生活的舒心,才是真正的孝顺。
曾国藩,称得上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他虽常年离家,与父母不在一处,但距离并未影响曾国藩尽孝。
不论是在进京路上还是在京为官期间,他都没有耽误给家中父母写信,且信中的内容详细到近乎琐碎。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
话越细,事越细,越能了解到父母的情况。孝敬父母要细心,从一言一行中观察了解父母的内心真实想法。孝敬父母要了解父母的真正需求。
- 3 -
善待父母 多些耐心
不论多大年纪的父母,都需要当儿女的耐心对待,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后,更需要我们付出百倍耐心。
曾国藩一家都把“孝”看得很重。曾国藩的祖父年老患病,口不能言行动不便,曾国藩的父亲在床前侍奉多年,没有一点抱怨。
曾国藩的祖父每晚要起夜多次,曾国藩的父亲都先将器皿放好,等父亲好后,再过去收拾。父亲的衣服脏了一点,也马上换洗。
善待父母,要有耐心,不急躁,不烦躁。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变成父母,每个父母也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我们常说“老小孩”,当父母老成了你的孩子,请向他们当初对待你一样,对他们多点耐心。

- 4 -
善待父母 多些用心
在孝敬父母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把心量扩大,用对待父母的心去对待周围人。曾国藩就曾教导儿子,该用什么样的心,向家族中的长辈尽孝。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尔当体我此意,于叔祖、各叔父母前尽些爱敬之心,常存休戚一体之念,无怀彼此歧视之见。”
《梵网经》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念念把众生都看成是休戚与共的一体,放下意见,提起关爱,那才是孝敬的最高境界,所得的福报无量无边。
父母都会老去,我们的“第一福田”不会永远存在;岁月从来无情,甚至我们自己也终将老去。何不趁父母健在时,尽心孝敬双亲;趁自己体力强健时,努力播种福田。
这样,等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才会无怨无悔。从善待父母开始,成就自己最大的福报!
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