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现在有一个人对你说:“我爱你”,这个人有可能是你的父母、爱人或异性朋友,你该作何反应,是信呢还是不信呢?
不论你如何回答,总是跳不出“信”与“不信”这两个结果,毕竟你得给对方一个答复。可问题是,你是根据什么来做的判断,是对方陪你约会的次数、给你送礼物的多少还是你此刻的心情。
我认为你回答这个问题的依据,应是来自你的内心的第一感觉,那就是你是否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爱,感受到了那就是爱,感受不到那肯定还没有达到爱的境界。假如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来自对方的爱,那我们应该称之为爱的第一个境界,就是“感受爱”。
那么爱的第二个境界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母亲每天早上都在为你准备着可口的早餐,就是为了让你早晨可以放心的多睡半小时,不会让你因为来不及上班而放弃吃早餐,那么我们是不是非常的感激母亲呢;又假如,你的朋友从外地出差回来,在工作之余还没有忘记带一份非常精美的礼物送给你,这个时候的你作何感想呢?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不止亲人、爱人、朋友、孩子,甚至还有一部分陌生人都会在不经意间帮助到你,如果你是一个心中有爱得人,一定会在态度上向对方做出回应,这就是爱的第二个境界“回应爱”。
当然,仅仅是在态度上向对方做出回应是不够的,这不符合一个心中有爱之人的行为标准。
记得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吗?一件事如果你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但是没有付诸行动,这不叫做“真知”。就像你一直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只是挂在嘴边,没有去做,这就不叫孝顺。哪怕你只是陪父母逛逛街,这都比整天把孝顺挂在嘴上要好很多。
所以,我们不止要回应对方的爱,还得为对方付出。在母亲节或者生日的时候,为母亲准备一份礼物;在平时多陪家人散散步、聊聊天;朋友如果有困难及时的给予帮助,有不顺心的时候,多倾听倾听,适当的给点意见。这就是爱的第三个境界“付出爱”。
我们如若一直按照这个原则,那你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正循环的状态。
感受对方的爱——回应对方的爱——付出自己的爱——对方继续给你回应和付出
依次循环,你的生活岂不是被甜蜜的爱意所包裹着。
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如何才能感受到爱,假如都没有人愿意付出,那岂不感受不到爱了,都感受不到爱了,何谈回应和付出呢。
究竟该如何去做呢?
论语中有一句被人传颂很广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世界宗教议会认为是21世界为人处世的一种黄金法则,而且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
其大致意思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也不要强加于人。如果有人对你发脾气,你肯定不喜欢,这就是“己所不欲”。反之,你不喜欢比人对你发脾气,你也就不要对别人乱发脾气,这就是“勿施于人”。
如果将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一下呢?
就成了“己所欲、施于人”。我认为好的事情,也可以传播给别人,让大家也感受一下。当然,类似于传销、不良习惯和非法的事情就算你自己喜欢,也不能出去祸害别人。
我这样说,仅限于用在爱的三个境界里,我喜欢别人给我爱,那我就先去爱别人。我们将顺序颠倒一下就成了:付出爱、感受爱、回应爱。这样就解决了没人肯付出的问题,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何不去做这个人呢?就像那些西方传教士一样。如果这样做,我们就建立了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付出自己的爱——对方感受到你的爱——对方回应并付出自己的爱——你感受到对方的爱——回应和付出自己的爱
有两本书《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和《追风筝的人》推荐给大家,这都是与爱有关的书籍,大家可以自己读一读,深刻感受一下。
如果有人问,我付出了自己的爱,但是对方没有回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让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做法就是依然我行我素,我就是喜欢付出爱,至于对方作何反应,那是对方的事情,和我无关。我只是简单的认为,只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才能幸福。所以我得付出我的爱,无条件的付出。
杨绛先生的《我们三》这本书,不是一直在讲述付出爱吗。(极力推荐)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付出爱,唯有付出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爱在哪里。这几天读书看到雍正反腐语录里的一句话,我将这句话稍作修改,用于此篇文章的结尾。
对于付出爱这件事,我们生来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汉子(妹子),你若不服,那就和我们一样,做一个心中充满爱意之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