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代的燕乐为什么会那么繁盛?我们觉得这和它这种乐曲的表现力是有关系的。唐宋时代的燕乐的最主要的乐器有琵琶,号称燕乐之首的琵琶,同时还有觱篥、笙、笛等一些吹奏的乐器,羯鼓等一类打击类乐器。
大家都很熟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间就提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燕乐表演的场景,而且它是应用在宴饮的场合的。唐代的琵琶是4根弦,分属宫商角羽这4个调,每弦之上有七个调:宫 商 角 徵 羽 变宫和变徵,这样整个枇杷可以有28个宫调。
尽管在实际上唐宋时代燕乐琵琶曲的表演之中,并用不了这么多的宫调,但是相对于其他的乐器来说,它的音域是最宽广的,相应的它的表现力也是最丰富的,所以在唐代的诗歌,唐宋以来的诗词作品之中,琵琶曲的数量是最多的,对于琵琶描绘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多的,我想大家这时候肯定就想到了白居易那篇著名的《琵琶行》。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所描绘的琵琶的音乐的特征,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旋律丰富,而这些正反映了作为燕乐之首的琵琶的音乐的表现力。那么词这样一种文艺形式,和燕乐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知道一种音乐体系,实际上是由大量的乐曲构成的,没有这些乐曲也就谈不上新的音乐体系。那么这些乐曲所配合的歌词,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唐宋词。这个我们从唐宋时代词的一些别名,异称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
比如说在欧阳炯的《花间集序》里面,就称词为 诗客曲子词,所以曲子词是词的一个早期的称呼。曲子词这个概念之中,曲子代表的是乐曲,是它的音乐部分,词代表的是歌词,是它的文字部分。而这两者的结合,其实就是一首完整的歌曲。
在柳永的《乐章集》的标题之中,柳永的词叫《乐章集》。乐章这两个词,本身也反映了它的歌曲性质。另外类似于姜夔的词集叫《白石道人歌曲》,直接就叫歌曲。南宋鲖阳居士所编的一部词集叫《复雅歌词》,直接以歌词为这部词集的名称。北宋贺铸的词集叫《东山寓声乐府》,寓声,什么意思?就是指寄寓在音乐的声音之中的这样一种歌词。欧阳修的词集叫《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我们知道乐府这个词,在汉魏以来指的是一种诗歌,但是在唐宋时代,它往往也被用来指唐宋词,因为它和早期的汉魏时代的乐府诗歌类似,都是和音乐相配合加以表演的加以演唱的一种音乐文艺形式。
南宋周密的《蘋洲渔笛谱》这部词集,渔笛谱,这个谱指的也是歌谱。北宋秦观的词集叫《淮海居士长短句》,长短句是我们现在最为熟悉的对于词的称呼,因为它的句式是长短错落,参差不齐的,这也构成了词和诗歌很不一样的一种独特的魅力。
另外词还有像 诗馀 这样一种名称,清代编的《历代诗馀》。长短句和诗馀,是相对于诗歌而言的一种别名,但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其他的别名,我们就会发现,它都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我们谈论唐宋词的起源也好,谈论它的形式特征也好,都离不开对于它所依托的音乐,也就是燕乐的一种理解,对它的一种了解。
总体来讲,隋唐之际是燕乐兴盛的时期,这种燕乐兴盛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也开始了词曲的孕育创造的阶段。到盛唐年间,就是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这个时代是燕乐的繁盛期,大量的新的乐曲被创制出来,所以号称 新声竞作。
这样就为词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就是音乐条件,乐曲条件。我们现在在唐代崔令钦所编的一部书叫《教坊记》,这部书里面有个曲名表,记录了当时宫廷教坊里面所盛行的传唱的大量的音乐乐曲的名称。通过这部《教坊记》我们了解到,在开元天宝年间,官方的音乐机构也就是教坊之中,它至少有300多种曲调,具体的数字是324曲。而这324个曲调之中,我们相信它也只是当时盛唐时代流行的乐曲的一部分,而这些已经就有大量的进入到了词,成为词调的重要来源。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词是在敦煌所发现的敦煌曲词,从这些曲词创作的年代来看,它有一部分可以追溯到初盛唐年间,虽然这些词作大部分都是民间状态,比较的朴拙,也比较的粗糙,形式也不定型,但是它毕竟是流传到现在的最早的民间状态的词,因此我们可以讲在盛唐前后,词其实已经在民间开始发展起来了。
大体到了中唐时期,文人开始介入到词的创作中来,从中唐到晚唐五代时期,词就进入它的第1个繁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了温庭筠、韦庄《花间集》等一大批代表了晚唐五代的词的创作高峰的这么一个时期。到五代后期的南唐词,南唐二主李璟、李煜词的出现,就使得晚唐五代词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所以随后的两宋阶段,这才迎来了词的鼎盛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