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裸考宝典
原创 2018-03-22 超宇 佳珥YA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客观题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体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的。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4、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运动。
5、马克思主义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及其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经济学:威廉.配弟(创始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6、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7、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9、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他们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10、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结论。
1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2、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13、科学性:科学性的三大表现是实事求是、深刻性、与时俱进。
14、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15、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的理论品质。
16、与时俱进的含义: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7、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18、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20、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二、主观题
1、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①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
②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③ 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2、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③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③ 全面的提高人的素质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及其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 内涵:
1)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其次在于它的深刻性,最后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二者内在地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5、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①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70年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瞩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②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如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新技术革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等,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多方面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经验,研究和回答这些课题。这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判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否能够通过自身最终得到解决,解决诸如生态平衡,恐怖主义猖狂等关系全人类利益的问题,应对新技术革命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严重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③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今后也必将在实践中继续获得新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既要一脉相承又要与时俱进,这既关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更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客观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4、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宋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守仁:“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吾心”
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宋代朱熹:“理在事先”,神学唯心主义:上帝,真主,佛祖。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四个局限性
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于机械运动,因而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
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7、物质的定义: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属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8、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9、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10、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1、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的倾向。绝对主义认为静止就是绝对的不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相对主义强调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13、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14、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实践的观点
16、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7、实践主体——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18、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19、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20、实践的作用
① 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自在自然——人化自然
②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③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2、联系的特点:客观的、普遍的。
23、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4、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他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认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理。
28、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29、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②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③ 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31、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32、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
33、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34、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35、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中,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36、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
37、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38、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39、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① 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 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
③ 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不可能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可能性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0、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4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①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
② 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③ 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
42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① 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 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③ 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43、规律的定义: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44、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45、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① 在社会领域,虽然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② 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③ 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进行的。
46、从意识的起源上说,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二、主观题
1、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列宁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先在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② 他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的界限。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③ 他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辩证法,用个别代替一般,将特殊等同于普遍,不能合理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共性,把握了物质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能很好的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 客观性 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② 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① 物质生产实践 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 科学实践
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①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地、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此它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永湖和支持。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 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③ 联系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种把握对立。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他们是辩证统一的。
①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②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了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③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① 原理: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并且要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现实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①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
②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9、掌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只要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②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这样才能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取得预期的效果。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最后我们在实际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
③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④ 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⑤ 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10、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使发展的过程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② 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11、意识的本质
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②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
③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2、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 意识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④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1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们预期的目的。
②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会自动反映到人脑中来,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认识规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①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②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理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③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就是正确的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④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15、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①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研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客观题
1、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
2、实践决定认识: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实践不断提高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主体和客体
① 认识主体的性质: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
② 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
③ 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④ 认识客体的结构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① 实践关系。 它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关系。
② 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③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主体将客体转化为思想观念,使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主体又把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体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转化为新的客体,使主体客体化。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的认识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两种基本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7、感性认识
①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
②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③ 特点: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
8、理性认识
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认识。
②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③ 特点: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
9、实践中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经验主义——经验论;教条主义——唯理论
10、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①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去粗求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② 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11、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12、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13、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① 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
②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②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③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切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在哲学上有两种对待二者关系的错误态度,即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绝对主义则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15、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第一种,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第二种,有用即是真理。
16、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①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认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②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1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①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1)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2)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有对人类的一切认识做出检验。
②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1)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2)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18、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目的。
19、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在认识论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
二、主观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征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2、为什么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①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②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①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 区别: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③ 联系: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 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① 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② 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5、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①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②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和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想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③ 真理与价值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知道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6、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①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② 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③ 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
(1)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价值观,特别是在社会动荡和转型阶段,价值观的多元化则更加明显,但是,在这种多元的价值观格局之中,总有一种价值观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工作、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可以说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可以说是从社会层面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我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恪守的根本道德准则。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这一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8、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
①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 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④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客观题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①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②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②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5、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成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成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6、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①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这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② 运筹性的总和因素。包括分公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③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④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7、生产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①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②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③ 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
8、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9、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政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10、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1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①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②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根据人的发展状况: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划分: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1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信息社会。
13、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1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5、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①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②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16、阶级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17、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8、革命的首要的基本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19、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20、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唯心史观:英雄创造历史
2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23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①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④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4、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一切为了群众 ”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25、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个人
26、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又可以将他们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二、主观题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②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③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⑤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2、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① 劳动是人的本质——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特征
②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3、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客观题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5、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6、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自发实现的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7、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9、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二是实行等价交换
10、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① 资本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12、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①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②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出卖劳动力为生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① 劳动过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② 价值增值过程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家利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量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价值的增值。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力的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14、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① 资本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②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③ 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15、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6、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7、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原因是: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18、资本积累的是指:资本家用无偿占用工人创造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19、产业资本循环
购买阶段 货币资本 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阶段 生产资本 生产剩余价值
销售阶段 商品资本 实现剩余价值
20、生产阶段是生产生育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
2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①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2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①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② 流通时间是指产业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
23、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24、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在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当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变化
25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① 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② 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26、考察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27、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①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② 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大构成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即c+v+m
28、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补偿。另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物质补偿
2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① 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②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30、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3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32、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3、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34、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
② 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35、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6、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7、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①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从职能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为借贷资本。
②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产生,意味着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借贷资本家拥有自己的货币资本的所有权,他将其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时,职能资本家就获得这部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必须向借贷资本家支付利息。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他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38、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39、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征主要是:
① 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分配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
② 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4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41、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① 国体——资产阶级专政
②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英国)、二元君主制(约旦)
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内阁制)——德国、意大利;总统共和制(美国);半总统制(法国);委员会制(瑞士)
专制独裁制:法西斯制
4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一党制(部分发展中国家);两党制(美国、英国);多党制(法国、意大利)
43、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
44、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实质——资本阶级内部的权利分工
议会(两院制/一院制)——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政府(有的国家称为内阁)——行政权;对内(专政人民+管理社会);对外(保卫本国安全+开展对外交往)
法院——司法权(执行资本阶级的法律和法令、违宪审查权)
45、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这些制度被资产阶级作为民主制的标志而加以推崇和颂扬
46、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
二、主观题
1、简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① 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筛子)
② 价值规律自发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鞭子)
③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优胜劣汰)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
① 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② 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③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二是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① 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② 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资本积累的后果
①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
②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③ 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5、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① 资本主义社会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存在着差别。因而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利润率就会有差别,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曾经存在过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的情况。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各个资本家无论把资本投入何种生产部门,等量资本的投入大体上都能得到等量利润,出现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也就是形成了平均利润
②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这是因为,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必然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当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发生了因资本转移而形成的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的情况下,资本家为了追逐较高利润率,其资本又会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方向转移。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要继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即形成平均利润时,资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所以,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6、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明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②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7、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主要标志和内容
① 资产阶级民主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在17世纪和18世纪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逐步建立的,此后,资产阶级民主制成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手段,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成,把资产阶级民主制原则加以确定。
②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③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客观题
1、垄断组织形式
(1)20世纪上半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2)20世纪后半期:混合联合企业。
2、新的垄断组织形式和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的载体——跨国公司
3、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通知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通知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5、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垄断价格大体上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
7、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②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③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得海外利润;
④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8、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9、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
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10、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和再贴现利率政策。
1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就是资本输出。
1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① 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② 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③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
1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即非爆发式质变。但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1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二、主观题
1、垄断形成的原因
① 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②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垄断
2、简述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① 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② 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
3、垄断阶段竞争的特征;
① 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② 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垄断时期竞争的手段日益多样化
③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激烈程度及破坏性远远大于自由竞争时期
④ 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竞争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范围。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① 国家直接掌控的垄断资本(即国企)
②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相互持股、共同投资)
③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财政金融等政策调节)
5、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向的新变化
① 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这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尤其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都会促使生产力加速发展。
② 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对生产关系调整和经济运行调控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进行了社会改良;二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三是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这样,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缓和社会矛盾。
③ 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股份分散化的现实,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国家法制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与完善,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
6、论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① 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资本主义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后期,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暴露出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但终究不能解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 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许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现象,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要求。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并促进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
7、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①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样,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也就日益成熟了。
②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客观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空想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
① 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②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③ 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理
2、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的委托起草于并于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问世
3、无产阶级的革命形式——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
4、对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主义者也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使不是在全世界同时进行(同时胜利论),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5、列宁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会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胜利(首先胜利论)。根据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6、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7、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8、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9、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则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任务。
1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11、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
① 无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是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
② 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明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但是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真正明主的国家政权
③ 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2、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许多论述,这个时期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是在夺取政权后是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政权,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和复辟,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对内实行社会主义民主。
13、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14、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
②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
③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④ 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⑤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文明发展程度应该较之资本主义更先进更发达,更能体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
16、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17、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
18、最早在一个国家里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1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2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22、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二、主观题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① 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
②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③ 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④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
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表现。
① 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人物
② 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③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④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①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理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③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4、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做到:
①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② 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
③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5、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实践经验启示
① 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② 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③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④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6、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的表现
①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不断改进完善党的领导
②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因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势,新方法
④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客观题
1、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社会主义: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按劳分配、存在商品经济、存在旧式分工、三大差别,劳动是谋生手段,阶级、国家存在,新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
共产主义:
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内容极大丰富,单一的社会公有制,按需分配,商品经济消亡,旧式分工、三大差别消失、劳动是第一需要,消灭阶级,国家消亡,高度精神文明
3、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表明两者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它们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差别表明,二者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因而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中日益成熟和完善,将来必然逐渐成长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二,共产主义社会只能经过社会的长期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4、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5、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
6、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现实基础。
二、主观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科学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② 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③ 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④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⑤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⑥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⑦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②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③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④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3、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社会形态,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① 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公有制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于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为社会公共的利益服务和使用
② 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③ 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④ 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相合作的关系。
⑤ 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4、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的原因
① 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
②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③ 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④ 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5、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的前提条件
①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② 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③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
④ 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⑤ 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⑥ 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