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贾家来说,贾元春封妃,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意味着,贾家从普通达官贵族,升级为皇亲国戚了。按理来说,皇亲国戚这块招牌,带给贾府的可不仅仅是面子而已,最关键的是加持了贾府在朝廷和官场上的实力。
有了这层关系,皇上对贾家总会格外照看些。比如贾家人犯点什么错,皇上也会看着元春的面子,不予惩罚。而其他王公贵族们,也会冲着这块招牌,去巴结贾家。总而言之,元春这个皇妃,本来应该是贾家的护身符、招财猫。
但实际上,贾元春封妃后发起的一次平安醮,背后却危机四伏。这暗示了贾家将会遭遇内忧外患的处境,而元春完全无能为力,无法庇护贾家。

贾元春的“平安醮”,到底是给谁祈求平安呢?
二十八回,是贾元春封妃后,第一次过端午节。身为贵妃的元春,端午节前,就打发太监给贾府送去节礼。此外,元春还亲自出资120两银子,吩咐贾家初一到初三,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让贾珍领着贾府爷们跪香拜佛。
从名字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元春这个“平安醮”,为的是祈求平安。那么元春是替谁祈求平安呢?有读者说,元春是为自己祈福,因为她怀孕了。
但我觉得,如果元春是为自己祈福,她大可自己亲自去佛前跪拜,岂不是更加有诚意,又何必兴师动众,让娘家人一大家子去观里打醮呢?
既然元春吩咐贾家去做这场法师,还吩咐贾家族长贾珍亲自主持,那她这次打醮的目的,自然就是为贾家祈求平安。

“平安醮”不平安,三件事暗示贾府危机四伏,内忧外患。
元春特意安排了一场平安醮,本来是为贾府祈求平安,但平安醮之后发了生的三件事,却暗示贾府将来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
第一件事就是:金钏跳井,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
清虚观打醮后没几天,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就跳井死了。金钏跳井,主要原因是宝玉和王夫人。一日中午,宝玉无聊透顶,于是跑去王夫人屋里解闷。谁知王夫人在榻上睡中觉,金钏边打瞌睡,边给王夫人捶腿。
宝玉见金钏可爱,又犯老毛病了,故意去撩拨金钏。金钏本来不理宝玉,可宝玉一直不依不饶,金钏就说了句:“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王夫人本来就没睡着,听了金钏这话,立刻火冒三丈,大骂金钏是下作的小娼妇,并不顾金钏死死哀求,坚持把金钏撵了出去。金钏被撵出去后,自觉没脸见人,于是就跳井自尽了。
虽说金钏的死,宝玉脱不了干系,但宝玉并没有强奸金钏。可贾环这猥琐的家伙,却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才导致金钏自尽。
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导致金钏跳井,宝玉差点被打死。此事暗示了贾府将来会祸起萧墙,这就是贾家的内忧。其实贾环这个名字,就暗示了他会成为贾家的忧患,贾环就是“家患”嘛。

第二件事是:忠顺王府来贾府要人,并且威胁贾府,若找不到人,绝不善罢甘休。
元春刚封妃,忠顺王府就派了个长史官,来贾府要戏子琪官,也就是花袭人将来的丈夫蒋玉菡。这个所谓的长史官,其实就是忠顺王府的高级奴才。
从级别上讲,王府的一个奴才,见了国公府的老爷,本来客气些。何况国公府还刚出了个贵妃娘娘。可实际上,这个长史官见了贾政,不仅不客气,反而十分傲慢。他还威胁贾政说,若找到琪官就算了,若找不到琪官,还要来贾府要人,一副绝不善罢甘休的样子。
忠顺王府来找琪官,暗示贾家将来会遭遇外患。很可能贾家被抄,就是忠顺王府从中作梗,这就是贾家的外患。

第三件事:贾雨村来访,宝玉无精打采,暗示贾雨村将来会出卖贾府。
恰好金钏跳井,忠顺王府来要人这天,贾雨村这厮也来贾府了,并且还非要见宝玉。宝玉本就心事重重,又着实厌恶贾雨村,于是懒得搭理这厮。贾政见宝玉葳葳蕤蕤,在贾雨村面前,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十分生气。
贾雨村这厮特别自负,他时常去贾府走动,去讨好巴结贾家,为的是自己的官途。可自负的他,面对贾宝玉的毫不掩饰的厌弃,必然会怀恨在心。有朝一日,贾府陷入危机时,这厮必定会落井下石,出卖贾府。
所以贾雨村这个时候去拜见贾府,还非要见贾宝玉,就暗示了他将来会出卖贾家。在贾府被抄这事上,他很可能出一份“绵薄之力”。贾雨村等小人的背叛,也是贾府将会遭遇的外患。

这个端午节,贾家真的很不太平。贾环诬告宝玉,这是兄弟相煎,这里暗示贾府会遭遇家族内患;忠顺王府来贾府找人,并威胁说,找不到人绝不善罢甘休,这里暗示贾府将会遭遇外患;贾雨村恰好在贾家不太平时来访,还非要见宝玉,这里就暗示贾府将会被小人出卖,这也是贾府的外患。
平安醮不平安,元春刚吩咐贾府打了平安醮,贾家就如此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忠顺王府更是一点都不把元春这个贵妃放眼里,直接威胁贾家。这些都说明,元春将来必定会失宠倒台,以至于在贾家危难时刻,她没有一点力量,去保护贾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