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三点,“一史三传”学习群开班了。开班仪式上,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几点知识。
一是经史子集这四者的关系。经是树根,史是树干,子是树枝,集是树叶。千千万万片树叶集中到树枝,再到树干,最后到数根。
二是读书有两个法门。第一,从易到难,第二,从难到易。相对而言,整个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的文字是最难的,明清的文字是最简单的,所以相对而言,如果是学先秦两汉的出身的老师,他可以无障碍地解读明清的东西,但是学习明清的老师,他未必能够解读先秦两汉的资料。因为先秦两汉的文字最难。经,大家接触的还比较多,但是史基本上大家接触得很少,史记这部大部头基本上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
三是“传”的最初意思。“传”的意思是“解释”,《左传》是解释《春秋》的。《春秋》一开始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属于史,但是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把它尊称为经,《春秋》又成了经,解经的这三部书称之为三转,分别就是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四是《春秋三传》对于汉代而言叫经文,是汉代抄录下来的文字。经由汉隶所抄录的经书叫今文经,一开始《谷梁传》《公羊传》属于今文经,包括《诗经》。《诗经》有四家诗,齐鲁韩毛,其中齐诗、鲁诗、韩诗都属于今文经,毛诗是属于古文经,《左氏传》也属于古文。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区别,简单一点就是古文经是更倾向于史实史料经文,今文经更倾向于微言大义,是对这个事件的价值尺度的判断和解读。我们今天的人解读古代的经典,基本上用的都是今文经的方法。包括于丹教授,包括各大家如康震老师等等,它的本质核心还是类似于今文经的方式。
这几点虽听得迷迷糊糊,但也多少知道了它们不一样。
今天开班仪式上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朱雪琴老师的学习给她带来的改变。跟着朱老师读书大半年了,今天才了解了一点她的成长经历,她学习的执着与韧劲,很值得我学习。学习改变了她的人生,知识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坚信能一直跟到底,我也决心跟读到底。
虽然今天开班仪式陈琴老师没来,但是大家还是期盼以后的日子里能有她的参与。
今天开班有收获,坚信任何付出都会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