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
——张爱玲
在中国文坛上,张爱玲是个很独特的存在。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她的作品很少见到时代的影子。“革命”“抗日”这些字眼在她的作品中更多是模糊的背景,就像日常生活中当做背景音开着的电视,并不影响生活本身。
也正因如此,张爱玲一度不被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兴起,张爱玲重新焕发了光彩。
她淡化的时代背景,恰恰让她的作品很少有时代烙印,而更多地聚焦人性。
从这个角度说,只要人性如此,张爱玲的作品就永不过时。
01
张爱玲的生平和故事网络上有很多,才女+孤傲+爱情,适合网络传播的“爆款元素”俱全。
张爱玲的家庭在那个时代也算非同寻常,祖父是李鸿章的女婿,到父亲这一辈也是没落贵族。父亲有封建社会男人的缺点,专横,暴力等等,但也有那个阶层的优势,有学问,藏书丰富。
张爱玲几岁就熟读《红楼梦》,上学时期还写过现代版本的红楼,把红楼梦里的人挪到她那个时代去。虽是游戏之作,文笔却已经相当老练,模仿曹雪芹原著也惟妙惟肖。
母亲在欧洲留学,姑姑也精通外语,所以张爱玲可以说对中西方的文化都有接触,也有途径读中西方的名著。
青年时代与后母吵架,被父亲扇耳光,病的起不来床,却还想着出逃方法。
张爱玲离开家后再也没回到父亲那里。
投奔母亲后,张爱玲拿到了去英国的奖学金,因战事转去香港,三年学习也因战争而中断,又回到上海。
从时代背景来说,沦陷后的上海是地狱。
然而对张爱玲而言,那几年却是她创作的高峰。
暂时的安宁给了她安稳的创作环境,她人生中最好的作品以及爱情都是发生在那个时候。
说着“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才二十多岁,《半生缘》里那句“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对张爱玲的人生同样适用。
不管是作品还是人生故事,人们津津乐道的永远是上海沦陷时期的张爱玲。
的确,张爱玲创作的黄金时代只是那几年,如果“出名不趁早”,可能文坛上就没有她的一席之地了。
战争结束后,张爱玲去香港继续中断的学业,后又远赴美国,直至去世。
张爱玲后半生多写些散文和翻译作品,还有进行《红楼梦》的考证研究工作,小说却写得很少。
02
张爱玲很小就有着超人的成熟。
据说天才都是能自我意识到的,张爱玲也不例外。
尽管她在20岁写的《天才梦》里自谦地说,她小时候认为自己是天才,“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张爱玲的才华能够支撑起她的“乖僻”,初中的画就拿到了稿费,17岁写的关于卡通的论文,见解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成年人。
人的自我都是需要寻找的。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我”。
而张爱玲是很早就有自我意识的那类人。
在《天才梦》里,张爱玲就说,世人能原谅瓦格纳的疏狂,可是不会原谅她。
她的疏狂体现在我行我素。
建国之后,为了吃蟹黄面,张爱玲报名了西湖“旅行团”,觉得面并不好吃,便剩下了很多,这引起了周围人的侧目。
张爱玲虽然觉得不舒服,但不会为了他人的目光勉强自己。
对待他人亦如此,不会因为这个人的地位、身份而改变态度,她对此人的好恶,全来自这个人本身。
这样的张爱玲是通透的。
她在上海的时候,爱人胡兰成是汪伪政府的官员。
她去美国之后,嫁的美国丈夫是共产主义者。
这可以看出,张爱玲看人从来只看这个人本身,而和政治立场无关。
据说她不喜欢周佛海,不是因为他是汉奸,而是因为其家里摆满了各种名贵物品,对这种性格不喜。
张爱玲把这种通透带进了文字里,她的文字也远离政治,而写人本身。
针对傅雷对她的批评,她曾经撰文回应(虽然表面上不是回应,但内容上却处处有针对性地给出解释),说更喜欢让故事说话,而不是拟定一个主题。
她不喜欢壮烈的风格。
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她不否定那些英雄,但英雄毕竟是少数,同样,英雄的时代在历史长河中也是短短一瞬。
历史中更多的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人们熟悉的《色戒》,远不如电影中的浓烈,而是轻描淡写,至于情欲的部分,只一笔带过,另很多“别有心思”者大呼失望。
张爱玲对待自己作品是如此,对待报纸也是一样。对大报的“没有色彩的灰色语汇”“代人立言”,她毫无兴趣,觉得“同生活隔得远一点”。
03
张爱玲又是老实的。
她觉得不会写的,就不写。
例如她不写无产阶级。
对她不了解的,也不动笔。
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不能先有个存心。
文人只需老老实实地生活着,然后自然会把想到的一切写出来。
所以张爱玲不跟风。
她不写革命,也不写流行的“普罗文学”,“新感觉派”。
就写她体会的生活。
而她体会的生活,不喜欢斗争。
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
倘使为了斗争而斗争,便缺少回味,写了出来也不能成为好作品。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离开大陆之后,她的小说如此之少。
傅雷对二十几岁的张爱玲提出的告诫之一,就是小心技巧。
傅雷认为,张爱玲的写作技巧成熟,很容易成为文字的控制者,为了技巧而表现。
他建议张爱玲“多写,少发表”。
当时的张爱玲虽然不愤,后来却也对待自己的能力与天赋非常谨慎。
她的笔立足于坚实的生活,活生生的人。
激情燃烧的岁月总会过去,剩下的就是平淡的日子。
正是这种“不合群”“不随大流”,让很多人对张爱玲有清冷的印象。
但张爱玲自己也是接地气的,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高级趣味。
她觉得那些自诩甚高,迎合低级趣味的人,是既不相信这一套,又需要这一套来号召,结果总是失败的。
今天有些网络大V,甚至企业,既瞧不起“屌丝”,又想要迎合赚人家的钱,结果多半会翻车。
张爱玲就大大方方承认,“我们也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也喜欢听明皇的秘史。”
这种诚实让她的作品显得通透,又不清冷,她是看透了人性。
英雄也是人,汉奸也是人。
在她的笔下,没有明显的阵营对立,有的只是人物的挣扎,人性的弱点。
正如余秋雨所说,张爱玲的文字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
张爱玲曾对弟弟说,一个人假使没什么特长,最好是做的特别,可以引人注意。
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
这也许是她人生态度最好的诠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