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读海灵格的在爱中升华。
“我们也可能同时经验到归属的需求与序位间的矛盾。母亲告诉他的孩子,他因为顽皮而必须留在房间里。当她独自将孩子留在房间里时,序位目的就达成了。但孩子会开始生气,如此一来,虽然满足了序位,却违反了爱的原则。但是,如果母亲在一小段时间之后,解除了对孩子的惩罚,虽然此举违反了序位原则,但是却强化了她与孩子之间的爱与归属。”
我想到了我跟孩子之间经常发生的一幕。夏天顽皮的时候,我会拎着他去罚坐。他第一反应都是很生气的,甚至会把自己气哭。我一般会拿出一个三分钟的沙漏,放在桌子上。等沙漏漏完了的时候,罚坐结束,他才可以下来。过程中,他往往会激烈的哭闹,但是还是不太敢自作主张爬下椅子。后来有时候,他会一边生气,一边自己去把沙漏拿出来,然后自己爬上座椅。
对于夏天的过激行为,他爸一般会好言相劝。不知夏天是不是真的听进去了,还是因为想避免惩罚而装得乖一点,总之,他总是煞有介事的点头认可,然后保证不再犯了,时隔几天再卷土重来……
我是严母,管起孩子来,一般不会手软。但我很少朝他发脾气。我喜欢用序位来管理。他爸更像慈父,夏天可能转眼会肆无忌惮,但是事情发生那一刻,他可能体验到更多的被包容了。满足了爱与归属。所以最近去干什么,他总说要爸爸带。
看着他们父子融洽,有时候我是嫉妒的。但是在原则面前,我更喜欢六亲不认,什么就是什么。但我觉得这可能要找一个平衡。管的太过了和不管都不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他可能更需要有度的张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