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意: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儿都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明智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可以说是有远见了。”
浸润之谮,慢慢浸润渗透,不容易被察觉,也不明目张胆,很谨慎的一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使得于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观念。手段比较温和,润物细无声之间达成自己的目的。
肤受之愬,身体受到伤害,攻击力比较强的一种诽谤方式,但因为听者本来已经有了不好的印象,再被这强烈的情绪影响,往往不能去认真思考就偏听偏信。
朱子说,“毁人者渐渍而不骤,则听者不觉其入,而信之深矣。愬冤者急迫而切身,则听者不及致详,而发之暴矣。二者难察而能察之,则可见其心之明,而不蔽于近矣。”这两种情况在生活中都难以察觉,孔子就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不被蒙蔽能察觉到其中隐含的误区或者陷阱,可以称之为明智之举了。而能体察到这些,也是很有远见之士了。
张居正言,“此章之旨,在人君为切要。盖人君以一人之耳目,照临乎天下,使非明而且远,则憸邪之情状难明,谗潜之游言易入。苟听信或差,其关系治乱,非小小矣。故必居敬穷理,使心有主持,而情伪毕照,然后人莫能欺,足称明且远也。明君宜三致意焉。”一个明君如果很容易就听信这些诽谤谄害的不实之言,任由奸臣当道,那么必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作为君王,一定要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能够辨别出事情的真伪,看清事情的本质,一个明君是一定要有这样的睿智与远见才行。
说起来明达睿智似乎是这些圣人君子的特权,现实生活中一样需要这种明智。在电视剧中的家族生活中,那些大家族中婆媳关系不睦,夫妻关系不睦的往往身边都有一个或数个这样时不时说些小话,在必要时再来一个当头捧喝,然后婚姻就这样解体了。似乎很莫名其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如同鞋里的沙子,看似不起眼,往往毁了你的大好旅程与好心情。
一个明智的人,能守持本心,不被一时情绪所影响,不被事物的表相所欺瞒。明辨是非,冷静面对是是非非,使这些无孔不入的谗言和诽谤无存在之由,就称得上是一个明智且有远见的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