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不必要的羞耻感,支援女性生理周期,不仅帮助了女性,更拓宽男性的自由。
随着疫情确诊人数的攀升,前往一线支援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救护物资的急缺让一线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将生理压制到极限。
为了减少其他不必要的时间浪费,15位女医护减去了最珍视的秀发;
为了避免上厕所浪费掉一套防护服,他们强忍过无水或少水的8小时;
为了坚守住一线,她们生生挨过了比上厕所更尴尬的姨妈期。
为什么说是生生挨过?
因为这些女性生理期卫生用品未被纳入指挥部统一采购的必需物资,没办法使用抗疫专用的绿色通道。
但根据凤凰网公益给出的保守数据:“疫情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超过10万,在全部医护人员中占比超过60%,而在护士占比中,女性高达90%。”
一线拥有如此庞大女性群体,作为女性所必需的物资却无法正常运输,甚至一些医院的男领导驳回了女医护卫生巾援助的需求,表示不需要急援这类物资。
来自 @网络
直到网友@梁钰Stacey发博询问:“女性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如何解决生理期问题。”
底下那些女性医护、女性患者的留言,让网友们逐渐了解到她们正在经历的生理期痛楚,与亟需解决的生理卫生问题:
“因为不能更换卫生巾,血流到了防护服上。”
“买不到卫生巾,用保鲜膜捂住”
“因为没有卫生巾,脱下防护服的时候,经血和尿都混在了一起”
此事从发声到执行,周周转转近7天,妇联才终于打开通道,成功给疫情一线女性医护人员支援了卫生用品物资。
来自 @人民日报
她们上的是战场,又不是刑场。
在疫区一线病毒那么严重、生命随时面临危险的地方,她们都在奋力战斗,凭什么一个正常生理循环周期需要卫生用品的需求那么不受重视?
她们是人,不是神,她们也有正常的需求,正视女性医护人员的基本需求物资和正视医疗物资不冲突。
没有卫生巾,女性生理期有多尴尬。
电影《印度合伙人》(原名:《护垫侠》)曾给出过答案:“非洲只有不到两成的印度女性买得起卫生巾,大多数人只能在经期使用破布、树叶甚至土灰。”
来自 @电影截图
生理知识的匮乏,生理期处理方式的不妥善,使她们因此患病、丧命。
甚至因为生理期还可能被外界边缘化,被轻视,被隔离,和特殊疾病病人一样承受压制。
男主拉克希米为了避免妻子健康受到威胁,开始研究制造卫生巾,却遭到了亲戚和广大村民的反对和阻碍。
连他的妻子都觉得拉克希米的行为给她带来了羞耻,多次表示:“你不要让我那么羞愧,对女人来说,宁愿死于疾病,也不愿活在羞耻中。”
好像生理期只是女人的私事,只能“藏着掖着”,见不得光,搬不上“台面”。
所以才会有人在博主声援时,仍觉得关心女性卫生用品“不合时宜”。
来自 @梁钰
所以才会有医护人员被问到是否需要卫生巾时,她们有点不敢置信的惊喜声。
这不仅让我想起学生时期,女孩们去厕所都习惯把姨妈巾藏在袖筒里,那种偷偷摸摸的窘迫以及工作后买姨妈巾都会无意避开异性的“自觉性”。
似乎这样,生理期就不会被人发现,但那些红色的痕迹,又怎么能藏得住呢?
况且你所认为羞耻的事情,早已经陈列在我们9年义务教育的生理课本上了,那所谓的羞耻感,不过是我们心中的一只纸老虎,看着吓人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