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private life》作为寒假观影的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刚好我有空, 刚好遇见它。它以一对不能自然生育的夫妇为了得到孩子做出的种种努力为线索,从他们的视角观察周围的生活。可能是因为这些故事距离现在的我还有些遥远,在“求子”这件事上我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共鸣,因而这部电影于我而言仅仅是中规中矩地讲述了别人的人生。
看完以后有一些想法。比如Can marriage survive without children? 比如Sadie自述里的it’s my body 与观念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冲突,比如Sadie在作出这样的决定时是不是mature enough(however your guys dothem is fine with me 感觉有点冲动),又比如事业与家庭的矛盾的讨论。把它们串在一起的可以是一件事:那些我们本来认为的私人生活领域,事实上并不真正属于私人。
当他们两人去做IVF时,女方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产生了怀疑。Are we insane? …Remember
what Marty said? Having a baby is an immoral act
他们努力让自己的事情不为人所知,却敌不过现实里的经济困境。
这些直接影响看起来更容易通过让自己变得强大来克服,然而更令人恐慌的是整个社会的惯性通识。
比如相比于同性恋配偶,无法得到孩子的异性恋夫妇在接受他人捐献生殖细胞上受到了更大的社会压迫。
比如当不再是Sadie的年纪,当她有了为人母的样子,她就有那么多似乎不应该再享受的。
比如并没有被当做“人”来尊重最终导致的为了目的不顾一切。
比如作为一个母亲她的事业似乎必然受阻。(抱歉我找不到那个仿佛是地下室的讨论了)
即使就是在这些问题里,我也不能明白地说我知道哪些值得改变。还有更多更多,那些我甚至没有意识到的却已经扎根在脑子里的东西。或许私人生活还没有受到老大哥一样的监视,但仅仅是这些想法,这些私人生活事实上不属于私人的体验让我有了不能掌控的不自由。有些害怕。
不过也许接受这些不自由正是成长为社会化的人的必经之路。
不过也许意识到它们是接受它们的第一步。
其实我也并不是没有长大,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