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桌旁,袁盈见到了轩昭的父亲和大哥,还有两个比桌子高不了多少的孩子。打招呼,父子二人几不可闻的答应声让袁盈杵在当地,不知所措。
老太太拉着她坐下,袁盈侧头,脸色阴沉的轩昭她是第一次见。她又回头看了眼老太太,却见老太太对老头怒目而视,老头一脸别扭。
这是什么意思?袁盈的身体坐直,眼帘微垂,菜的热气和香气嘘出了眼睛里的湿气。门帘晃动,一前一后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个对轩昭说:“小军,玉米饼按照你喜欢吃的法子做的,快让袁盈尝尝。”
“大姐”,轩昭接过盘子,摆在袁盈跟前,又麻利地把桌子上的菜挪动位置。
袁盈快速地眨眨眼睛,微笑着抬头,喊了一声“大姐”。
大姐亲昵地拍拍袁盈肩膀,“小军说了你愿意吃的菜,我照量着做了,不知道味儿啥样。待会儿你可要实话实说,顺道教教我咋做。”
然后,伸手把老头跟前的玻璃茶杯拿起来,“爸,知道你今天高兴,但是酒不能喝,血压还高着呢!再说了,你不是想给老儿媳妇留个好印象嘛!酒后话太多,我都烦。”
袁盈觉得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她的饿意跟着翻腾起来。于是,她拽拽轩昭的胳膊,轩昭顺势坐在了她身侧。
老头干笑两声:“不喝了,那个,袁盈,都不是外人,动筷吧。”
袁盈点头,松了一口气,连忙说“好”。
一个孩子偷瞄被袁盈看个正着,望着和轩昭神似的眼睛,袁盈做了一个鬼脸。下一刻,大嫂的筷子“啪”地落在孩子的手背上,孩子痛呼,袁盈的笑意僵住。
大嫂给孩子夹菜,头也不抬地说:“立念,以后你要好好上学,也给我们带回一个大城市的对象,妈直接请她去饭店。”
大姐笑着给另外一个孩子夹一块玉米饼,“立成,听见你妈说的话没?你们兄弟俩一人领回一个来,大姑等着你妈请大伙儿去县城最好的饭店,吃两次。”
两个孩子居然都点头了。
立念摇着小脑瓜说:“我要考得比小叔好。”
轩昭接话:“就为了找对象?那可不是有志气。”
立念的小脸紧绷,认真地说:“才不是呢!我要找好工作,挣钱给爷爷奶奶盖楼房,请保姆,让他们一天什么活都不干,就躺着看电视。”
大嫂拍了立念的头,“你爹你妈呢?不管啊!”
“你们没有爷爷奶奶老。”立成补了一句。
“吃饭也不消停!”大哥粗嘎的声音响起。
袁盈拿着筷子的手,哆嗦了一下。再没人说话了。自己有生以来吃饭是第一次食不知味。
饭后,大姐和大嫂收拾饭桌,她站起来,却被大姐拦住。大姐的笑很暖,她感受到了情真意切,不由地跟在了大姐的身后。
大嫂把碗筷堆在锅里,再也没露面。大姐一边刷,一边轻轻地说:“袁盈,以后你多受累。小军的性子独见,往常回家,都像个客是的。我们相处的时候也不多,别看他最小,可最懂事。姐知道你们城里人讲究多,你提点着他。我打眼看,他听你的,这回脾气好多了,脸上都有笑模样了。”
袁盈重重地点头。在这个家里,亲情是稀罕,却比她刚才认为的要多。
晚间,大姐留了下来。大家正说着话,大哥推门进来了。
“老弟,听说你在城里买房子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轩昭的脸上。
“嗯,借了二十年的贷款。首付是小盈的父母拿的。我自己可买不起。”轩昭一板一眼地说。
大哥讪讪:“我就是问一下。”
“老大,耳根子别总那么软,听风就是雨的。”大姐接话。
袁盈听出来大姐话里的不满。
“不然,把地卖几垧,帮着还一些吧。”老太太仿佛不经意地说。
“老弟的户口都起走了,家里地没有他的份。”大哥变脸。
“我的那份。”老太太望着大儿子。
“不行!”大哥嚷道。
“那就不卖,租出去,一年的钱够爸妈用的。”轩昭语气淡淡的。
“你这打哪说的?”大嫂掀帘子,话冲着轩昭而来。
“大哥,爸妈任劳任怨了几十年,他们不年轻了。咱俩什么都不做,等着你儿子长大孝顺他们?”
轩昭绝对不是临时起意,袁盈的脑子迅速运转起来。
“正好你们接走吧。”大嫂的喜气太明显了。
“好!”袁盈站起来,“供轩昭上学,两位老人家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同样的,子女有义务赡养老人。和我们生活,我没意见。不过,这个家是老人的。走之前,要分说分说。”
袁盈的眼睛在大哥和大嫂的脸上移来转去:我的态度就是这样,你们的呢?
殊不知,她的这番话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扔进去了一颗分量不轻的石头。
老人家们泪花点点,他们的手脚都能动呢,土生土长的大儿媳却一直嫌弃他们。而袁盈,第一次端自家的饭碗,听到这些话,就是死也能笑着了。
大姐不停地用手抹眼睛,老天待她父母、她弟不薄,往后都不用吃苦了。这个弟媳妇她真喜欢,她那个拧巴的弟弟肯定不会教媳妇儿说这些的。
轩昭的眼里模糊了,他的小盈蕙质兰心。原本认为这应该是他一个人要面对和解决的,顾及大哥,也无法提前和小盈说清楚。可是,小盈通过他的三言两语就懂他。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大哥两口子的表情也很精彩。放眼整个村镇,没遇见一个袁盈这样的人,还是家里未过门的媳妇儿。莫不是傻?不对,人家可是大学毕业呢!那就是太精明了。大嫂微微仰起头,不甘示弱地问:“怎么分说?”
袁盈无声地笑,眼睛里多了兴味,抬抬下巴颏,语气轻快地说:“听我们家户主的。轩昭,交给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