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创作者,是我渴望不可及的高度。听说12篇推文就可以申请此殊荣,我也拼了命想凑齐12个推文,就像在沙滩上捡珍珠贝壳,既需要努力也需要运气。截止1月23日,我终于凑齐了12枚伯乐推文,不过时间跨度比较大,因为我喜欢冬天上来写文,夏天便忙着谋生。
上一次小舒同学分享申请优创作者的经历时,我也心动过,那个时候我已有九篇伯乐推文。不过,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太多时间写文章,所以暂时搁置了。差不多12月,北方的冬天还没冷到极致时,我提前完成年度一百本的读书目标之后,空出了很多闲暇时间,于是我又出现在简书里。
起初,我也没想过,如何开始写投稿文,因为很久很久没动笔写东西了。偶然间看到月儿老师的微小说征文搞之后,有了些灵感。那天我熬夜写了一篇文章。随后完成第二篇,第三篇。
跌跌撞撞地终于凑齐了12篇,也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小小目标。可心里没有太多的兴奋与喜悦,反而很平静。就像热闹之后总会有一股落寞感一样。
可能,自己太自知之明的缘故吧。
我深知自己的写作起点,别人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寒窗苦读的积累下的基础,甚至很多作者从小怀着一颗作家梦来到简书。而我,从小就讨厌语言学习,襁褓中还没学明白自己的母语,咿呀呀开始说话的时候便开始接触第二种语言,等我刚站稳脚步能走路的时候,我又开始学第三种语言,甚至第四种语言。
我接触的四中语言中,汉语和法语是最难学的,基础打得极不牢固。初高中阶段,没有语言环境,全靠一周那几节语文课。就像现在许多孩子学不明白英语一样。
那时,我们班是市重点班,重点学英语,其余两种语言,考试难度幼儿级别,毫无费力就能拿高分,于是学校课程难度也不大,差不多目前初中难度。这么总结下来的话,我的语文水平不及现在初中生的水平,甚至更低。
上大学之后,更不愿主动学习汉语了,只是把它当成与外界沟通的工具,所以我人生很长一段时间没怎么接触过中国文学。对我来说,繁体字,文言文是我的噩梦。诗歌文学鉴赏能力也一片空白,后来偶尔翻矛盾文学作品,但喜欢八卦胜过深入学习。
所以我语言基础非常薄弱,各种语言都浅尝辄止。刚来简书的时候,很多句子是直接从英文句子结构中翻译过来的,听着很别扭。那个时候,我最大的目标是写对每一个句子,以免被笑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目标变得越来越大,犹如一粒种子,渴望生根、发芽、有一天能够开花结果。
12篇凑齐了,但我还是没有资格申请优创,但这是写文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即终点也是全新的起点。
这段时间,我要非常感谢简书里的老朋友们,水老师,megan姐,还有迎新班的小伙以及其他经常鼓励我的小伙伴。前期,没有你们鼓励与支持,我可能不会尝试各种可能。
同时,也要感谢辛勤付出的伯乐老师们。尤其要感谢欢喜伯乐和月儿老师。12伯乐推文中,多数文章都是投给这两位老师的。还要特别感谢月儿老师,若第一次爱情虚构,被拒稿的话,可能没有后来的第二篇,第三篇……。
曾经,追韩剧是我最大的爱好之一,看完一部,会在脑海里编织一些浪漫的片段。不过,落笔写并非事件简单的事情,好多构思,因为能力有限,半路夭折或改换成其他的故事。因此,好多作品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也不知道如何突破,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迷茫。所以我试一试的态度去投稿,想听听老师的指导。每每老师非常耐心地,甚至熬夜对稿指导的时候,我心里既感动也觉得愧疚。我太清楚自己的水平,需要积累沉淀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24年的目标是:简书里坚持练文。如果百花争艳的夏季,我还在坚持练习并参加老师们各种征文活动的话,我想我大概能完成今年定下的目标。
我没有什么要求,只想认真地过每一天。每当卸下一身疲惫时,能与心中的小精灵(文字)约会在此。就这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