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ae0abc97ab494aeb.jpeg)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调研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路旁老人 耿 湋
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
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句写诗人向老人发问,老人未言却先垂泪,总写老人的悲苦,由此设下是念,让读者急于了解老人垂泪的缘由。
B.第五句中的“余生”既指劫后余生的老人,又指存下来的人们。这句诗交代了战祸连绵、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C.第六句写老人在流浪途中经常受到“轻薄儿”的欺凌,劫后余生本是幸事,但这欺凌让老人的处境更加艰难,更加悲苦。
D.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以下层老百姓为主角,通过描写路旁老人的不幸遭遇,再现了战争对老百姓的无情伤害。
【易错分析】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散文化的语言陈述诗句大意,是古代诗歌读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B项,“余生”既指老人战后余生,没有像“亲知”样化为“城边战骨”,又指老人年纪老迈,时日无多。这是老人自指,并非指选项中的“幸存下来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