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一)

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一)

作者: 火锅伯南克 | 来源:发表于2022-03-12 18:28 被阅读0次

这个问题答案战线略长,将从《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分析》→《政府干预》几方面说明,这个作业有点长。

你可能在某些文章或者某些报道中看到或听到“供需关系”这四个字,其实,供 = 供给,需 = 需求,虽然他们两个关系紧密,但要清楚,这是两个东西,不是一个。就像我们经常说“狗男女”,狗男和狗女关系紧密,但是他们确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首先清楚,什么是“需求”。

需求

商品: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成果
举例说明:
卖者小明:“卖葡萄了,新鲜的葡萄,不甜不要钱。”(此时小明的葡萄就是商品)
买者小红:“你的葡萄真的甜吗?”
卖者小明:“当然甜了,我吃给你看”,“好吃的根本停不下来...”
吃了10分钟后...
小明:这么好吃我还卖什么?TMD不卖了!回家自己吃!(此时的葡萄已经不是商品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交换”属性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口语表达想要得到一件商品,经常用“我对它有需求”(实际上用诉求更合适),但经济学中的“需求”可不能这么理解了,它的定义比较严格。

口语中的需求:有购买意愿,不一定有支付能力
经济学的需求有购买意愿,且有支付能力

比如:
我和张三都想买北京二环内售价3个亿的四合院。
张三是X二代,净资产10个亿;
而我社畜一枚,净资产为负数(背负贷款);
那么:
张三才对四合院形成了需求,因为他想买,并且买得起。
而我形成的只有诉求,没有需求,因为虽然我也想买,但我买不起。

光知道需求的概念还不行,还要知道对于一种商品,所有买者对它的需求到底是多少,也就是 总需求量 是多少,简称“需求量”

首先确认这个“买者”到底是谁?
答:能形成需求的人 = 想买且买得起的人 = 买者,不包含潜在的购买者。

换句话说,买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是会变的,因为:
价格上升会使原本一些能买的人变得不能买了→买者减少
价格下降会使原本一些不能买的人变得能买了→买者增加

来举个例子: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卖煎饼的小摊,他们都在这里买煎饼,因为这家口味还不错。卖煎饼的大叔是北京的拆迁户,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呼他“Uncle Beijing”。

Uncle Beijing 不差钱,这条街每天就他们四个买煎饼。在乎钱的话早就去别处了不是?卖煎饼就图每天有点事做,所以煎饼的价格就比较随意,高兴了就便宜点,不高兴了就卖贵点。下图表为煎饼价格变化时,4位买煎饼的个数,也是对煎饼的需求数。

四个人需求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的量

价格为3元时:大家都不买,因为学校门口有卖2元包子的,这个包子非常难吃,但是如果花三元买煎饼的话,还不如吃点难吃的包子呢,那么此时,四个人对于煎饼摊来说,都不是“买者”。
价格为2.5元时:张三和王五家庭条件不错,当下降到2.5元时,他们愿意购买煎饼而不去忍受难吃的包子,那么此时,张三和王五就成了“买者”
......
当不要钱时:就根据大家胃的容量来计算了,张三再有钱,他一次也就只能吃2个煎饼,多了他吃不下啊;其他的人也是同理。

那么可以得出结论:

买者的数量随着价格的升高而降低,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升高。
需求量同理,因为需求量是建立在买者数量的基础上的。

需求量就是商品在特定价格时,所有买者需求的总量。
每种价格与需求量的对应关系,可以组成“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横轴代表需求量,纵轴代表价格,A点为需求曲线上的一点,表示当煎饼价格为2元时,对应的需求量为4个

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多,如下图:

Uncle Beijing把价格从2元下降到1.5元,需求量从4个上升到6个

同理,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自然就少了。

以上信息可推出:价格的变化会影响需求量


那么影响需求量的就只有“价格”吗?当然不是

突然有一天,在上学路上...

张三说:“昨天我爸说我现在不用高考就能上大学了,所以以后不在这上学了,再见”。说完他走了。

李四、王五、赵六楞在原地30秒。

王五回过神来,说:“我爸把我的学籍迁到了西藏,说那高考‘便宜’,所以我也不在这上了”。说完也走了。

只剩下李四和赵六手提着煎饼在风中凌乱......

那么现在 Uncle Beijing 少了2位客户,所以煎饼的需求就如下所示(红线为新的需求曲线)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当买者人数少了的时候,需求量也就少了,这是肯定的,因为人没了,这个人所具有的需求量自然就没了。并且,由此引发的图像变化是整个需求曲线向下移动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之前所说的 Uncle Beijing 改变价格时,需求也是降低了,但是这个降低是在需求曲线上移动造成的;
而此次需求降低了,是由于需求曲线整体向下移动造成的。

为什么价格改变是需求曲线变动,而买者减少是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呢?

从数学的角度说明:
在整个需求曲线中,横轴代表的煎饼需求量,纵轴代表的煎饼价格,我们研究的是什么会影响煎饼需求量,那么肯定要把:
需求量设为因变量;价格设为自变量

【注意:上图中,y 代表横轴, x 代表纵轴,和数学中相反,这样很别扭,所以我把准备图反转了一下,这样就符合我们的习惯了,x 还是代表横轴(价格→自变量),y 还是就代表纵轴(需求量→因变量)。神奇的是,翻转坐标系后,图像的走势依然没变】

翻转图

写成函数表达式为:y = f ( x ) ,专业点叫“ y 关于 x 的函数”。

也就是说 y(需求量→因变量) 自身不能直接变化,是依靠x(价格→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函数图像上的点为坐标( x , y )。每个坐标点反映出 x (价格)和 y (需求量)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所有坐标点的集合就是需求曲线。

所以价格变化时,就是需求曲线上的坐标点在移动。

而买者减少引起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是因为,在原需求曲线函数上,每一个价格( x )对应的需求( y ),都变少了,
设:原需求曲线(黑色曲线),y黑 = f ( x );
那么新的需求曲线(红色曲线)用函数来表示就为 :
y红 = y黑 - 减少的煎饼需求量;
y红 = f ( x ) - o,【o = offset = 偏移量=减少的煎饼需求量】

还记得函数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吗,y红 = f ( x ) - o 其实就是“下减”,
注意:o不是一个固定的量,因为每个价格对应的减少的煎饼需求量都不一样,所以,需求曲线并不是单纯的平移,只能说是“移动”。


情况又变了,王五的老爹被双规了,所以王五只能放下西藏的酥油茶,回来继续和李四和赵六啃煎饼了。
买者增加了一个,那么此时 Uncle Beijing 的煎饼摊的需求量如下(蓝线为新的需求曲线)

正常图 翻转图

这一次是由于多了一个人,需求量增加了,并且整个需求曲线相对于老的红色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了。

在原需求曲线函数(红色曲线)上,每一个价格对应的需求,都变多了,用函数来表示就是:
y蓝 = y红 + 增加的煎饼需求量
y蓝 = f ( x ) + o,上加下减,所以向上移动。

以上说明:买者数量的变化会影响需求量


那么影响需求量的就只有“价格”“买者数量”吗?也不是。

又是突然的一天,经济危机来了,李四和赵六的父母纷纷下岗,两家都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而王五由于父亲被双规,生活水平也是一落千丈,得,3个老小子从父母那得金变少了,由于收入减少,每天买煎饼的钱也得减少了。
那么此时 Uncle Beijing 的煎饼摊的需求量如下:(橙色为新的需求曲线)

正常图 翻转图

由于在原需求曲线函数(蓝色曲线)上,每一个价格对应的需求,都变少了,用函数来表示就是:
y橙 = y蓝 - 减少的煎饼需求量
y橙 = f ( x ) - o,上加下减,所以向下移动。


经济危机终于过去了,李四、王五、赵六3家也终于缓过劲来了,生活水平直线上升,3个老小子从父母那得到钱变多了,收入增多,可以更放肆的吃煎饼了。
那么此时 Uncle Beijing 的煎饼摊的需求量如下:(紫色为新的需求曲线)

正常图 翻转图

由于在原需求曲线函数(橙色曲线)上,每一个价格对应的需求,都变多了,用函数来表示就是:
y紫 = y橙 + 增加的煎饼需求量
y紫 = f ( x ) + o,上加下减,所以向上移动。


回顾下之前说的:

价格(沿需求曲线变动):
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
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多;

买者数量(需求曲线移动):
买者数量减少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需求减少;
买者数量增多时,需求曲线向上移动,需求增多;

买者收入(需求曲线移动):
买者收入减少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需求减少;
买者收入增多时,需求曲线向上移动,需求增多;

那么影响需求量的就只有“价格”、“买者数量”、“买者收入”吗?

还不是。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
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化、买者的喜好、买者的预期。

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化

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下降),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增多)的两种物品。
举例:
比如所有买者吃煎饼要配豆浆,因为干的稀的配合,好吃。那么煎饼和豆浆就成为了互补品。
当豆浆价格便宜时,买豆浆的人就变多了,由于干喝豆浆太稀了,得配合煎饼,那他又得去买个煎饼。如此一来,煎饼的需求量就也上去了,返过来也是一样。

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下降),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多(减少)的两种物品。
举例:学校门口卖包子的和煎饼就是替代品,虽然包子很难吃,但是如果包子降价到非常低时,或者煎饼涨价到3元多时,他们就会选择包子而不是煎饼,煎饼的需求量就下去了。反过来也一样。

买者的喜好;

喜好这个东西就更难以捉摸了,通俗讲就是“千金难买爷高兴”,比如他们四个有人把煎饼吃腻了,就会发现包子好像也没那么难吃,就去吃包子了...那么煎饼的需求就下去了,反之也是一样。

买者的预期;

如果赵六预计明天妈妈会给更多的钱,那么他今天就不会吝啬金钱儿让自己吃煎饼吃爽,或者他能预计明天 Uncle Beijing 心情会很好,煎饼一定会降价,那么他今天就会省下一部分钱,留着明天买,因为同样的钱明天会买到更多煎饼。反之也是一样。

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变化、买者的喜好、买者的预期同样会影响需求曲线移动,因为只有价格引起的需求变化才是沿着需求曲线变动的,这点要注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rk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