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断断续续地听《断舍离》,和三年前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断舍离》不仅仅是对人、事、物的断舍离,当然也包括观念和意识上的断舍离。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自己与外界关系的处理。
01 与人的关系
前几年有一个很火的话题,融不进的圈子不要强融。其实,这也是断舍离的一种理念,对那些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担的关系,应该过段放弃。不要担心会得罪人,会让对方难堪,因为余生不长,要对自己好一点。
与其违背本性、强颜欢笑去取悦别人,不如做一个真实、真诚不做作的自己。当我们扭曲自己的那一刻,别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扭曲,敏感如人类,氛围稍稍变动,都能想象出一场大电影。
不舒服的关系,不如当机立断,当断则断。
02 与物的关系
提到“断舍离”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丢弃东西。其实,这样理解也没有错。
但是很多人无法放弃对物的执念,老一辈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丢弃东西会引发起他们的对匮乏焦虑感。因此,他们就用囤积物来对抗儿时形成的对物质匮乏的恐惧。他们不是怕丢东西,而是怕匮乏这种感觉。
当然同龄人中也有很多人没办反舍弃东西。大概在他们心里,有些物体被赋予了其他的含义,他们无法割舍这种感情。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纯粹是因为懒惰。比如我。
03 与观念认知的关系
有一些从小被家长和老师灌输过的价值观,和认识论就一直根植在我们心里。比如,那些被老师贴标签以后,就干脆变成那个样子。
比如,我们很信奉的一句话: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所以,我们总是纠结于过去的种种,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生活,寄希望于未来。这样的认知就会演变成阻碍我们享受当下的权利。
我们认为这样的认知对我们的身心更好,“过去是什么样,和我现在我没关系,我把此刻的每一分过好,未来的日子自然值得期待。”
04 不是调整,而是升级
断舍离的本质依然是丢弃,丢弃那些不合时宜,让我们不舒服的人、事、物和观念。但更本质的是需求的升级,对那些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我们做到毫不犹豫的丢弃,那些让我们心情舒畅的东西去努力争取。
要告诉自己,可以少,但一定要好。
断舍离不是让我们将必须品断舍离掉,而是一个取和舍的哲学。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瓢也已经足够了,但我们总是害怕有一天会需要,于是我囤积了很多很多我们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