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承】来自西岭山魂的声音

【传承】来自西岭山魂的声音

作者: 川西坝子的记忆 | 来源:发表于2019-10-02 19:56 被阅读0次

    文:吴志维

    成都平原上,突兀起比峨眉更冷峻的西岭雪山。此间的山民,世代受到大山的哺育和眷顾,俨然大山的子孙。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用他们熟悉的方言和山歌传情达意。

    山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经》中的“风”就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唱起山歌有精神,唱起山歌好传情。这山唱歌那山应,再苦再累也开心。”西岭山民,靠山吃山,年复一年地种地、伐木、挖药、砍柴、烧碱,劳动艰辛而枯燥,加之身居大山,缺乏文化娱乐生活,于是“困了累了就唱山歌”,“苦了闷了就唱山歌”。山歌,成了山民劳动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西岭山歌是西岭大山馥郁泥土芬芳的史诗,是研究川西民俗史难得的活化石。一首《西岭背二哥》,把西岭雪山延续千年的背山工生活勾勒得活灵活现:“西岭汉子名字多,有个名字叫背二哥。背粪上山忙农活,背粮上山去挖药。背煤炭又背木货,翻夹金山还是当背二哥。草鞋烂了就打光脚,棕挎子垫背经得磨。打起拐还要拉扯索,拐钉子把石头钉满深窝窝。天大的苦情肩扛起,累了闷了就唱山歌。背二哥他背过我,我也背过背二哥。要问背二哥是哪一个,他就是我的情哥哥。”

    “哥”和“妹”是爱情主题的西岭山歌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哥在山上唱高调,妹在房中心儿跳。山上人多不敢喊,出门吆鸡把手招。”

    今年71岁的山歌传人任汉成,就真实地收获了山歌牵线的姻缘。儿时的任汉成,聪颖好学,后因家道中落,15岁就上山挖贝母。渐渐成人的他喜欢摆龙门阵,尤擅唱山歌,在西岭一带小有名气。一次赶场与姑娘黛娃擦肩而过,彼此有了一丝心动。之后在一次邻里的姻亲中,两人用山歌点燃了心底的爱恋,最终成全了他们的姻缘。

    经过整理,张道深还将西岭山歌归纳为五种调门。最古老的是“老调”,一般人都会唱,但是给人感觉像哭腔。主要用于保留和保护;“大调”,加入了美化的因素,适宜于广场演出;后来,发掘收集过程中发现,“呀妹儿调”,“牛背不生马背毛,呀妹儿”;最流行的是“吆噢调”,是拉木头、喊号子演变来的,这在过去没有记录;之外,还有唱法多样的“小调”。

    2008年,西岭山歌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央视7套”正在西岭雪山拍摄《一家三代唱山歌》的专题片。大邑本地报纸《今日大邑》的主编何骏天还选取了数十首西岭山歌连载。

    2010年,张道深的山歌专著《山魂之声》正式出版,该书收入了400多首西岭山歌和许多山歌的传奇故事。

    张道深一手组建起来的西岭山歌实景演出队,也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媒体。由《山魂之声》中的《山歌传人的艳遇》改编的微电影在网上的传播、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的专题节目,都让西岭山歌借助现代手段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

    如今,西岭山歌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承】来自西岭山魂的声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sr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