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学系列:什么叫八拜之交

国学系列:什么叫八拜之交

作者: pixiu小品文 | 来源:发表于2024-04-18 19:27 被阅读0次

        --PIXIU小品文

      经常听人说,我们俩个是“八拜之交”,这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八拜之交”来源于八个不同的故事。它的原义是指不同姓的人相互结成了兄弟姐妹关系,后来用这个词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八拜就是“八种交情”。

      (一)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好朋友,名叫管仲和鲍叔牙。管仲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鲍叔牙为了帮助管仲,便和他一起做生意,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的。等赚了钱,管仲总要多分一些,有人为鲍叔牙抱屈,说管仲太贪心了!但鲍叔牙解释说:“管仲家有老母,我少分点没关系。”

      管仲三次当官,三次被罢了职,鲍叔牙又为朋友辩护说:“管仲不是没有才干,是因为没遇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是躲在最后面。三次打仗,三次他都逃跑了,别人嘲笑他是一个胆小怕死的人。鲍叔牙却说:“他不是怕死,是因为要留着命去照顾年迈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分开了。因为齐襄公继位后,凶暴无理,管仲预感齐国会发生内乱,应该提前离开。去哪里呢?他带着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因为鲁君是公子纠的外祖父,即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鲍叔牙呢?他带着公子小白逃到了莒(jǔ)国。公子纠和小白都是齐襄公的弟弟。

      不久,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着回国,想继任国君。管仲一面护送纠赶回齐国,一面带兵去阻拦小白,不想让他抢在前头做国君。鲍叔牙十分着急,力劝小白赶紧回国,并亲自为他驾车,日夜兼程赶往齐国。

      在半路上,管仲拦住了小白的车队,劝他们退回莒国。他们不肯,管仲为了让公子纠顺利当上国王,就想杀死小白,于是偷偷抽出一支箭向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声,向后倒下。管仲以为小白死了,就护送着公子纠不慌不忙地向齐国进发。

      不料,小白没有死,管仲那一箭正巧射中了他的衣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假装被射中倒下,又咬破舌头,吐出许多鲜血,骗过了管仲。之后,命令车队抄小路加速前进,飞奔回国。

      就这样,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huán)公。公子纠失去了机会,只得退回鲁国。

      小白即位后,马上派兵讨伐公子纠。鲁庄公生了气,率军和齐国开战,结果大敗。齐国的使臣说:“鲁国必须杀掉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我们不会善罢甘休!”鲁君无奈,只得将自己的外孙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了起来。

      这时,有一个叫施伯的谋士向鲁君建议说:“大王,咱们应该把管仲也一起杀掉。因为他是个能人,放他回去,将来会对我们不利。”

      齐使不同意,说:“管仲刺杀过我们的国君,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亲手杀了他不可!”

      于是,鲁庄公就把管仲装进囚车,交给了齐国的使者。在归途中,管仲想这一定是鲍叔牙的计谋。果然,他一到齐国,就看见好友鲍叔牙前来迎接他。

      小白当了齐王后,想任命鲍叔牙为相国,鲍叔牙不肯,反而竭力推荐管仲。他说:“管仲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我之上,如果能重用他,不愁我们的国家不强盛。”

      但小白说:“当初管仲想射死我,差点要了我的命,这样的人耶能重用?”鲍叔牙便为好友辩解说:“他当时是受了主子的命令做事,难道不是说明这个人很忠心吗?”

      齐桓公终于被说服,不仅没有对管仲报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为相国,鲍叔牙做了他的助手。这就是成语“一箭之仇”的由来。

      管仲上任后,也是不负所托,一心一意辅助齐王,把国家治理的井然有序,蒸蒸日上。后来,齐国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管仲传》。管仲活着的时候,经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啊!

      后来,人们在称赞两个人的友谊很深,关系很铁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也称“管鲍之好、管鲍善交”。用“管鲍”一词来比喻那些相知最深的朋友。如果想感谢朋友的理解,就会说“鲍子知我”。

      (二)知音之交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说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春秋时,楚国有个人叫俞伯牙,自幼通音律,会作曲,善弹琴,跟着成连先生学古琴。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琴技没有突破,不能出神入化。

      有一天,成连先生说:“我的老师方子春,住在东海。我可以带你前去,继续提高你的琴艺。”到了东海蓬莱山后,先生又说:“伯牙,你先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而去了。

      过了10多天,老师也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见海面碧波荡漾,涛声阵阵,远处云雾缭绕,山林郁郁葱葱,不时还传来群鸟啾鸣飞扑的声响。这不就是大自然最和谐动听的音乐吗?为什么不把这妙趣横生的场景化作琴曲呢?

      伯牙马上操琴,有感而作,把大自然之美和满腔的激情都倾注到了弦丝上。他一气呵成,现场谱出一首曲子《高山流水》。

      不久,成连先生摇船归来,高兴地说:“伯牙,你现在已经悟出了音乐的真谛,属于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伯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把他带到这里,是想让他从大自然里汲取灵感啊!

      从此,一首首琴曲,就从伯牙的指下诞生了。他的琴声,委婉动挫,融于山水,意境非常高远。但没人能听懂,为此他感到非常苦恼。

      有一年中秋节,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白天的大雨过后,晚上风平浪静,云开月出,小船浮荡在茫茫江水浸月影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幽寂迷人。伯牙琴兴大发,弹了一曲又一曲,曲子悠悠扬扬,起伏跌宕,传的特别远。

      忽然,他感到好像有人在听他的琴,抬头见到一个樵夫正站在岸边。伯牙吃了一惊,琴弦被拨断。伯牙就请樵夫上了船,一边弹琴一边聊天,二人聊的非常起劲儿。打柴人笑着说:“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俞伯牙又惊又喜,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然遇到了一个能完全听懂他的琴声的人,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当伯牙弹到山峦叠秀的场面时,樵夫就说:“巍巍兮若泰山”。当他弹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马上又说:“洋洋兮若流水”。

      伯牙的心志,樵夫总能听出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打柴人的名字叫钟子期。

      第2年,俞伯牙如约来到汉阳江口,可是一连等了好几天,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经过打听才得知,钟子期去年就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将我的坟修在江边,到了相会的那一天,就可以听到俞伯牙的琴声了。”

      俞伯牙听后,放声痛哭。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一边弹奏《高山流水》,一边悲伤地说:“知音已不在人世,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说完,把琴当场摔碎,发誓终生不弹,以此来纪念那个知音的人。这就是“伯牙摔琴以谢知音”的故事,也是“知音”一词的由来。知音之交,指的就是那些心有灵犀、互相赏识的朋友。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故人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您有这样的“知音之交”吗?

      (三)刎颈之交

      说的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公元前283年,廉颇率兵攻打齐国,把位居“战国七雄”之首的齐国打得大败,还夺了两国抢占了很多年的交界重地--阳晋,廉颇被拜为上卿,从此他的勇猛善战也传遍了诸侯各国。

      蔺相如的身份本来是一个门客,后来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聪明才智,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由一个小小的门客受封为上大夫。

      第2年,秦国举兵攻打赵国,杀了两万多人。不久,秦国又派使者告诉赵王说:“我们大王愿意与赵王重修旧好,在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不想去。可不去,不就更加说明赵国软弱胆小吗?赵王决定赴会,由蔺相如作随从,廉颇在边境列兵等候。

      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与秦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使赵王免受了屈辱。廉颇坐镇边境,又让秦王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赵王安全地回到了赵国。就此,蔺相如又被封为上卿,比大将军廉颇的地位还要高一些。

      廉颇一下子不乐意了,他觉得自己多少年为赵国出生入死,征战沙场,拼杀在前线,应该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凭一张嘴,就官居自己之上。他很不服气,决心要好好羞辱蔺相如一番。蔺相如听到后,便刻意避免和廉颇见面。每到上朝的日子,他常常推说有病不出,不想和廉颇争高低,产生冲突。

      有一次,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马,就叫自己的车子绕道躲开了。得意扬扬的廉颇将此事到处宣扬。

      蔺相如的门客不干了,说:“我们是因为仰慕您的品德,才抛妻别子追随在您的身边。如今,您的职位比廉将军还高,他在外面讲坏话,您非但不敢回敬,居然还处处忍气吞声。您这么怕他,连普通人都为此感到羞辱。我们可受不了,请让我们回家吧!”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一笑,问:“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还当场羞辱了他的群臣,又怎会怕廉将军呢?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只是耽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恩怨而不顾及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他解衣露背,背着惩处罪人用的荆条,亲自登门向蔺相如赔礼道歉,说:“我是个糊涂的小人,不知道您如此宽厚有谋啊!”

      从此,二人“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结成了生死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典故。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

      (四)舍命之交

      战国时,有两个人叫左伯桃和羊角哀,合称”羊左”。

      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勤学苦读,有了济世之才却一直不想当官。后来,他听说楚平王在全国遍求贤土,终于决定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他辞别乡邻,背了一袋子书,前去应诏。在半路上,他遇到了羊角哀。

      羊角哀的身世和左伯桃差不多,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读书,一心想救国救民。二人情投意合,恨相见太晚,马上结成了异姓兄弟,决定跋山涉水,一起去求见楚王。

      然而,他们中途绕过一座大山时,遭遇了极端的暴雪天气,食物和衣物不够他们共同维持下去。最难的是,方圆百里之外全是荒野,没有一户人家,怎么办?

      左伯桃认为,羊角哀的才华更高,让他活下去更有意义。于是,他躲进了空树里,乘羊角哀到外面采树枝、准备生火的时候,自杀。以这种方式,他把所有的物资都留给了朋友。

      最后,羊角哀成功来到楚国。因为他才能出众,很快就受到了楚王的重用,还受赐千金。

      有了荣华富贵,羊角哀反而心里更难受了。因为他一直对朋友的死无法释怀,“我得到如今的一切,不都因为左伯桃用牺牲换来的吗?我怎么能忘本?”

      不久,他带着随从,去到二人曾经离别的地方,含泪重新安葬了左伯桃。然后,在好友坟前自刎殉义。在场的人无不落泪。羊角哀死前,留下遗言:“奏请楚王,在楚国义士荆轲的墓旁,给左伯桃专门立一个祠堂”。楚平王毫不含糊,马上照办了。

      什么叫有情有义?这就是答案。后世遂将知心的朋友,叫做“羊左”。把那些友谊深厚、能够肝脑涂地的朋友关系,叫做“舍命之交”。

      (五)胶膝之交

      东汉年间,豫章郡有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一个叫陈重,另一个叫雷义。他们是一对至交密友,从小就十分要好,都爱读书,一起学习《鲁诗》和《颜氏春秋》。

      当时,有一位太守十分赏识陈重,想要推举他做官。但陈重没有很快答应,因为他想把这个的机会让给好友雷义,于是他给太守写了十多封推荐信,却没有结果。

      第2年,雷义终于被推荐为孝廉,做了官。陈重很是激动,觉得“我们哥俩终于能在一起共事了,还可以扶持彼此,平步青云。”不幸的是,后来雷义因为替一位同事暗地里承担罪过,被免了职。看到雷义离开后,陈重再无心思做官,就以有病为由,主动辞了职。

      雷义回到家乡后,被推荐为茂才。同样地,他也认为这次机会应当留给朋友陈重,于是多次向刺史请求,却遭到拒绝。为了反抗,他就假装疯癫,披头散发奔走于外,就是不去应召就职。人们都称颂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胶和漆,自以为非常坚固,却怎么也比不上雷义和陈重的交情牢固啊!

      官府得知二人的感情如此深厚,也念在他们都很有才能,就同时征召他们在郎署做了官。后来,二人又一起被封为尚书郎。

      再之后,两位好友分开了。朝廷派雷义手拿天子的符节,监督郡国,巡视当地的世俗风情,结果查出太守、令、长犯罪的共计70人。不久,他被封为侍御史,后来死于任上。雷义呢?先是被司徒征用,后来也担任了侍御史,直到去世。也就是说,这两位好友经过短暂的分离,到晚年又紧紧地走在了一起,成了同事,在侍御史的职位上一直到死。

      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何为胶漆?意思就是粘粘糊糊缠绕在一起,实在是分不开呀!何为“胶膝之交”?一句话,这样的情谊比用胶用膝粘在一起还牢靠,就是一个难舍难分,关系相当深厚。

      (六)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今山东济宁人。他年轻时在太学游学,和汝南人张劭(字元伯)是一对好朋友。学成后,两人各自回家。分手时,范式对张劭说:“2年后,我会回到京城,那时我要去拜见您的父母,再看看令郎令嫒。”然后,二人共同约定了日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她提前布置酒菜,好迎接范式的到来。张母说:“你和他已经分开这么长时间,又隔了上千里的路,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

      张劭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失言。”张母说:“要是果真如此,我就应该为你们酿酒。”

      到了约定的日子,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二人升堂互拜后,在清风明月下,对饮而欢,共述旧情,直到月影西斜。

      后来,范式被举为茂才,四次升迁至荆州刺史、庐江太守。

      有一天,张劭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早晚尽心照料着他。张劭临终时,长叹说:“离开人世前,不能看到我至死不相负的朋友,遗憾啊!”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尽心,你还要找谁?”

      张劭说:“像您二位这样,只是我活着时的好友,而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至死不相负的朋友。”不久,他就去世了。

      几天前,范式突然梦见了张劭,只见他带着黑色的帽子,帽垂缨带,急匆匆地走来,说:“巨卿,我过几天就要永归黄泉了,你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式从梦中惊醒,大哭了一场。

      张劭出殡那天,灵柩要下葬了,却怎么也放不进墓穴里。张劭的母亲抚着灵柩,说:“我的儿啊,难道你还有未了的心愿?”

      突然,有一辆用白马拉的素车,远远嚎哭而来。张母含泪说:“一定是范巨卿。”

           巨卿一到,就拜倒在灵柩前说:“元伯,生死异路,您可以永别了。”参加葬礼的1000多人无不流泪感动。

      范式亲自牵引灵柩入葬,然后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铲下黑土,为好友张劭修坟,亲手植树。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它包括了一诺千金、梦中感应、坟地送友三个感人环节。鸡黍之交,本来指的是一顿小小的约聚,却代表了一种信守诺言的友情。

      如今,在安徽庐江(今安徽霍丘县西)的鸡黍台旁,有个二贤祠,里面供奉的人就是范式和张劭。假如您到二贤祠参观,会不会扪心自问:“我答应过好友的,是否有没兑现的时候呢?”

      (七)生死之交

      每当我们提起一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会想到三个人物:刘备、张飞和关羽。 

      刘备是皇室后裔,他的祖上是汉景帝。可惜,到刘备这一代,家族实在是没落到了极点。作为堂堂帝王之后,刘备沦为了一个卖草鞋的人。黄巾起义爆发后,官府缺人镇压,刘备就打算去当兵。

      这时,他遇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个是在逃通缉犯关羽,另一个是养猪卖肉的专业户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决定先拜把子后参军,共同报效国家。

      他们选了张飞庄后面的一个桃园,准备结拜为兄弟。当时,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优美。三人焚香礼拜后,对天盟誓说:“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龄大小认了兄弟。刘备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做了小弟。这便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他们的小目标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终极目标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附加条款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没有做到,就”天人共戮!”这里面既融合了小我—兄弟情义,又融合了大我—人间道义。正是因为如此,桃园结义也成了拜把子的典范。

      借此机会,让我们说一个小迷语:桃园结义,打字一,应该是什么呢?

      桃园结义后,刘备就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建立蜀国。从此,魏蜀吴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在三兄弟中,关羽排行老二,却死得最早,于公元219年孙权袭荆州时被杀。他长着一脸红须,人称“美髯公”,因为对人特别忠义,被后人尊为“关公”。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2年后发兵攻吴,张飞临行前被部将刺杀。又2年后,刘备病逝于成都,享年63岁。

      就这样,三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朋友,相识于江湖,相交于江湖,最后又死于江湖。除了留下许多江湖传说,还留下一个成语:生死之交。

      何为生死之交?就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因为三个人的感情太真,让人敬仰不已。

      最后,我们补充说一下桃园结义(打字一)的谜底:众。您猜对了吗?

      (八)忘年之交

      东汉末年,有一个鲁国人叫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当时的名士和文学家,位居“建安七子”之列。

      孔融天性好学,博览群书。《三字经》里有“融四岁,能让梨”之句,说的就是孔融从小就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的故事。孔融13岁丧父,因为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人都为他的孝行感动。

      孔融有一个哥哥叫孔褒,孔褒有一个好友叫张俭,张俭是一个名士。有一年,张俭被州郡捉拿,就逃到了孔褒家里。当时孔褒不在,只有16岁的孔融在家。张俭见孔融还是一个孩子,就没告诉自己的处境。孔融却说:“哥哥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做东道主吗?”于是让张俭住在了自己家。

      后来,张俭逃走了,而孔褒、孔融两兄弟被关进了监狱,但官府不知道二人谁犯了罪。孔融说:“收容并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的是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官吏又问他们的母亲,孔母说:“年长的人应该承担家事,罪责在我。”

      就这样,一家人都争着赴死。郡县不能决断,经请示朝廷,最后定了孔褒的罪,16岁的孔融一下子出了名。汉献帝时期,孔融先后担任过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等职。他刚直不阿,颇有政声,38岁又升为北海国相,时称孔北海。

      祢衡,是东汉的辞赋家,也是山东人,思维敏捷,善言辩,很有文采。但他的性格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嘲弄那些权贵名流,因此一直不得志。

      曹操当权时,祢衡来许昌谋职。但他拒绝拜见当时很有声望的几个名士,说:“在许昌城里,我只想见两个人:孔融和杨修,其他的都是徒有虚名。”

      当时,孔融已经身居高位,极有才名。他听说了祢衡的话后,很想见见这个狂人,便特地换上便服,屈尊去拜访他。

      两个人一见面就推心置腹,惺惺相惜,毫无顾忌,完全忘记了年龄上的隔阂。当时,孔融已年近40岁了,而祢衡还不到20岁。孔融很喜爱祢衡的才华,多次在丞相曹操面前推荐他。

      曹操约祢衡来见面,但祢衡托病不去,还经常在别人面前奚落曹操,因为他素来鄙视曹操的为人。曹操就把祢衡转到了荆州刘表那里,刘表又把他转至了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后来,祢衡因为当众辱犯了黄祖,被斩,死时年仅26岁。

      祢衡英年早逝后,孔融极为悲痛,认为是曹操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朋友,从此对曹操更为不敬。后来,孔融被曹操找了一个理由处死。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悲伤的,但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忘年之交。意思是说,好友之间可以忘记年龄与辈分的差距,一样可以做知心朋友。

      以上八个故事,就是八拜之交的来源,代表了八种交情。它们虽然说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故事,但呈现出的友谊却一模一样,就是两个字:真诚。

      人生有这样的知己一二,足矣。士为知己者死,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可以肝胆相照,更可以肝脑涂地。反观如今功利太盛,繁华掩目的时代,朋友间的交情是不是不如古人那样纯粹,那样真诚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系列:什么叫八拜之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te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