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词三十首:第十三至十五首

宋词三十首:第十三至十五首

作者: 无尤小培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22:42 被阅读21次
宋词三十首:第十三至十五首

宋词第十三期:晏几道《阮郎归》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读的,是晏几道的《阮郎归》。这首词描写的是重阳佳节,晏几道参加宴会游乐的场景。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词的起句便用典故点出地点和时节。汉武帝时,在长安的建章宫内修筑柏梁台,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而此时,天边金铜仙人手掌里的露水早已凝结成霜,透出丝丝寒意。大雁也成群而去,只留下云阔天空。晏几道品尝着绿酒,看歌女红袖起舞,跟大家一起庆祝重阳佳节。这样的欢乐场面,不禁让他感受到几分在家乡才有的人情温暖。于是,他佩带上紫茎的兰花,又把几朵黄色的菊花插在头上,努力重复年少轻狂时的模样。可是心中的忧愁又怎么可能因为狂欢而散去呢,沉醉也无法掩盖心中的悲凉。所以他只能期盼着,那清扬的歌声,千万不要再让他肝肠寸断了。

晏几道的词中,梦多、酒多、醉多,风月更多;有欢情,也有悲情;胜就胜在感情真挚,“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说晏几道在词的发展史上并不十分重要,因为他依旧是沿袭花间词的路子,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词写得很美,并饱含真情。

晏几道在他《生查子》里说的“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或许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不过,晏几道的相思和真情,在词中表现得也是非常自我的。他的词中有不少红颜知己出现,除了上期节目说到的小蘋,还有莲、鸿、云、茸和许多不知名的女性。他在词中表达对这些女子的思念和爱慕,但表达情感时却更多的是自己的所悲、所感、所叹、所思。也就是说,爱的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爱着,就够了。这大概就是“多情却似总无情”,“人到情多情转薄”的写照吧。

除此之外,晏几道和宋词上的两大巨擘柳永、苏轼,都有着广为人知的传说故事。传闻晏几道从小就喜欢柳词,并在晏殊的家宴上吟唱柳永的艳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给宾客听。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晏殊气得大声呵斥,说他“孺子不可教也”。可五岁的孩子并不懂父亲为何愤怒,他只是泪流满面、委屈地说:“我说的都是真话呀,这些歌既然好听,为什么我不能唱呢?”成年以后的晏几道,在传统的高雅文化的教育下,改变了自己的审美趣味,也开始鄙夷柳永,并多做小令,拒绝慢词;但他对美的追求,则是贯穿一生的。

苏东坡对晏几道这位贵公子也十分感兴趣,托黄庭坚代为传达,希望能见上一面。不料晏几道却回复说:我父亲过去的朋友几乎占据了朝廷官员的一半,我都没空见呢,傲慢地拒绝了苏东坡。正是因为这样的孤介和高傲,晏几道被人说是“才有余而德不足”,认为他不会为人处事,所以不愿意对他施以援手。尽管他的姐夫当了宰相,哥哥当了大官,他却直到晚年才谋得一个小官,甚至为生计发愁。

因为含着金钥匙出生,所以晏几道几乎不曾失去他的赤子之心,无论是为人,还是写词,时时都能看到他的真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所以他没有办法在失去庇佑后融入世俗的尔虞我诈,孤寂潦倒半生。不过老天爷很公平,欢乐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巧,若不是后半生尝尽苦楚,大概晏几道也只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公子,而不会被一些人尊为宋词小令中的第一人。

晏几道说:“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愿每一个人的相思,都不会无处安放。

范宗沛《悲秋》王心心《记相逢》

宋词第十四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读的是宋词名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被认为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品,意境宏大,感慨深沉。不同于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在词中吟咏风花雪月、醉酒残梦,营造幽约的词境和表达自己细微的感触,苏轼在这首词中对酒高歌,壮怀激烈,屡屡表达自己的豪放旷达之情,为宋词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尽管在当时,苏轼开阔的意境和旷达的风格因为罕见而被质疑,但正如清代词论家所说,苏轼的词,“自有横槊(shuò)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是宋词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人们都喜欢叫他“苏东坡”。他是四川眉山人,从小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熏陶,身怀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他也非常幸运,二十二岁便金榜提名,成为名动天下的新科进士,皇帝心中未来太平宰相的人选。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赞不绝口,自认“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他自己也是“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情壮士。

可是,在时间的洪流里起落,一切都存在着变数。看得见人生故事的开头,却往往料不到最后的结局。尽管苏轼年轻时便怀抱经国之志,也一生都心忧社稷安危,不断给皇帝上奏章提出自己的治国方略,而且不论是在繁华的京都,还是在荒蛮的岭南,他都不忘百姓的疾苦,为他们谋福祉,求发展。他也一生都陷于新旧两党党争中,被反复贬谪,终生都难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这首《赤壁怀古》,就是苏轼因为党争而被陷害,卷入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时所作。此时的苏轼,对政治的风卷云涌感到疲倦,但他并没有绝望和气馁,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用一种旷达之心来关照历史和人生。就像他在词中感叹的那样:大江东去,世间的浪花卷走了无数风流人物。在赤壁,曾经有一位他敬仰的英雄,东吴奇才周瑜。周瑜正是在赤壁以少胜多,大败曹操,留下千古功名。

在苏轼看来,无论是十年前小乔初嫁给周瑜,还是十年后周瑜头戴纶巾,手摇羽扇,在谈笑之间让曹操的大军灰飞烟灭,公瑾的英雄形象都是那样的鲜活夺目,意气风发。他今日神游在当年的战地,不禁感慨,自己太多愁善感,才让白发早生吧。既然英雄们都难以逃脱自己的宿命,自己又何必为了一时荣辱而悲叹不已呢?人生本就是大梦一场,还是撒一杯酒祭奠这江上的明月吧。

从少年时的雄心勃勃,似乎“天下事无不可为”到步入中年“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再到老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儒家的“积极入世”与佛家的“出世”和道家的“遁世”总在不断斗争着,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千般忧虑,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无尽等待,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万种哀怨。

晚年,苏轼为自己的画像提了一首诗:“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愤懑,是旷达,是自嘲,还是感慨?个中滋味实在是一言难尽。

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会留给历史怎样的痕迹,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间走一遭,都能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

龚一、罗守诚《赤壁怀古》《大雄宝殿》

宋词第十五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赏析苏轼的另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苏轼在密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诸城,担任知州时所作。这是宋词中较早的一篇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记录了苏轼作为太守,带领众人出猎的壮观场面,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平定西夏的雄心壮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在宋词的题材和意境上,都有创新之功。苏轼为此也十分骄傲,他在写给朋友的信里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苏轼对这种豪放式的创新写作,是非常喜爱和满意的。

词的上阙描绘了打猎时的场景。他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擎着苍鹰,穿戴着华美的帽子和貂皮做的衣服,像疾风一样穿过平坦的山岗。他希望自己能像孙权一样,射杀猛虎,以报答众人的追随和信任。

词的下阙表达了苏轼的雄心壮志。在他看来,两鬓微白又算得上什么呢?只盼着哪一天,皇帝能派人召自己回朝廷,让他为国杀敌,建功立业。那时的他,一定会把雕弓拉成满月,向着西北,射向西夏的军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到了《汉书·冯唐传》的一个典故。冯唐是西汉著名的大臣。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因为错报了杀敌人数被降罪削职,冯唐劝说皇帝,不应该为这么小的事就罢免魏尚,于是汉文帝就让他持节去赦免了魏尚,官复原职。这里,苏轼以魏尚的故事自比,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报效国家。

在密州的时候,苏轼的生活是十分寂寞和失意的,能够有一次这样激动人心的出猎,对他来说是心灵上莫大的慰藉,他的英雄气概,也随之喷薄而出。临风赏月的宋词,也因为他的这种慷慨激昂,摇身一变,变得豪放不羁。

作为千古少有的全才,苏轼并不是只擅长写豪放词,他对婉约词,也是信手拈来,多有佳作。在密州时,苏轼就写过另一首《江城子》,与这首《密州出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为这一次,词人描绘的是自己和妻子的生死之恋,词中没有了豪放旷达的意境,只有铁汉柔情的字字血泪,是婉约词中精美绝伦的佳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婉约缠绵的《江城子》,让每个读者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心绪凄迷。即便是已经相隔千年,也依旧能够感受到一千年前,因为丧妻之痛,铭刻在苏轼心头巨大的悲、深沉的痛。苏轼在词中常说,人生如梦,所以物换星移几度秋,他仍念念不忘的要去梦中寻找他一生中最不舍的依恋,去看望他最钟爱、最怀念的妻子。但即便在梦中,他们也只能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而梦醒时分,对于清醒的人、活着的人来说,更是加倍的痛苦。

苏轼在妻子王弗逝世之后是有再娶的,只是他娶的是妻子的堂妹;他还有个红粉知己叫朝云。据东方龙吟教授的考证:在苏轼眼中,朝云和王弗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许真正的爱情,不会让人常年垂泪。一个人的离去,只会把更多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因为他不可能永远把脸贴在死亡上。

一千年前让苏轼年年断肠的那轮明月早已落下,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哀怨,却在千年后月亮再次升起时,依然让现代的人们感动着。

不管是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还是缠绵悱恻的夫妻之爱,整个宋代词坛,如果少了苏轼,必将失色不少。愿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情,还要有他“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旷达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

杨惟《大浪淘沙》李祥霆《雨打梨花深闭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词三十首:第十三至十五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ts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