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一只风筝,我们愿为之奉献所有的热情。对哈桑来说,这只风筝是忠诚,对阿米尔来说,这只风筝是自我救赎。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一个电话将阿米尔的记忆拉回1975年某个寒冷的冬日。
哈桑是阿米尔父亲贴身仆人的兔唇儿子,他是阿米尔从小的玩伴。哈桑不仅善良忠诚,还有着不属于仆人的勇敢,他自豪地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并且用生命去践行。
阿米尔是身份高贵的少爷,却不乏平凡人的胆小怯懦和自私,他嫉妒父亲对于哈桑的关注以及同等的爱,同时也心安理得享受着哈桑对自己的付出。
一次风筝大赛,改变了哈桑的命运,也让阿米尔从此背上了枷锁。
在这次大赛中,阿米尔搏得了父亲的关注和最终的胜利,哈桑为他追回落败的风筝。巷子口,阿米尔眼睁睁看着哈桑被“手下败将”阿塞夫猥亵,却不敢像他无数次为自己那样挺身而出。哈桑拖着双腿将风筝塞到阿米尔手中,血污顺着他的裤管流下,阿米尔假装没有看见。
然而阿米尔内心的挣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哈桑一如既往的忠诚和信任只会一次次提醒他,自己还不如一个仆人,一个哈扎拉人。于是,他设计赶走了哈桑父子。
多年后,哈桑父子俩投奔亲戚而去的地方发生了战乱,哈桑及妻子葬送无辜性命,留下十几岁的儿子索拉博委身于孤儿院。
父亲的好友拉辛汗在临终之际打来的电话正是为了此事,他希望阿米尔能踏上这条完成自我救赎的道路,结束父亲生前犯下的唯一罪行:偷窃了最忠诚仆人的妻子并产生无法承认其身份的哈桑。
阿米尔再三纠结之后穿越重重险阻来到故乡喀布尔。历史正在重演,阿塞夫成了反动派塔利班头目,他把索拉博圈养为男宠。
为了赢得索拉博,阿米尔在与阿塞夫的搏斗中近乎丧生,关键时刻索拉博用弹弓射瞎阿塞夫的双目,他们得以逃生。
回美国后,因为收养问题不得不将索拉博再次送往孤儿院。索拉博苦苦哀求无果,希望再次崩塌,他选择在浴缸割破手腕结束生命。抢救回来之后,索拉博的眼里没了光彩,也不再说话,无论阿米尔和妻子作出怎样的努力。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下雨的一天,阿米尔放的风筝飞上天时,索拉博的嘴角出现一丝微笑。这丝微笑,让阿米尔在心里重复着哈桑曾经说过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故事画上了不太圆满的句号,多年后重新翻阅,增添了一些更为厚重的观感:战争的底色、父亲对于良知的捍卫以及人类本性的不可抵抗。你看,即便是父亲这样勇敢正义不畏强权的人,出于本能也犯下终生无法原谅的错误。或许正是这样,才驱使着他做更多的善事去清扫内心的障碍。
记不清3为何是空白,考察一贯作风,无非两点:要不就是睡着了手机砸脸上,要不就是给未来的自己耍个小把戏。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471/46e39e97c86c519e.jpg)
时至今日,我无法从蛛丝马迹中揭开缺失的谜底,那么便提起旧日的笔给它重新补上:如果幸有哈桑这样的天使相伴,我一定不会将他弄丢。如果没有,那我也不能将自己弄丢。
哈桑快乐吗?无怨无悔付出和被需要的人是幸福的吗?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一定也能笑着给出肯定答案。
那么阿米尔呢?接受哈桑释放的勇气是安定还是束缚?他不可撼动的少爷地位是否因哈桑的离去而重返高贵?
生命是成长也是救赎,在人性的阴暗面里涅槃重生,在人性的光辉中再跌跌撞撞地站起来。单薄的人生从此变得丰满,可抵抗岁月凉风的侵袭。
无论你的风筝是什么,请勇敢去追,直至生命的尽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471/a9a6d608e364004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