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的发展史
传统数据库系统分成:网状数据库(Network database)、层次数据库(Hierarchical database)和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
由于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问题,但是在数据独立性和抽象级别上仍有很大欠缺 -----所以出现了关系数据库。
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发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虽然技术成熟,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很好地处理所谓的“表格型数据”,却对技术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复杂类型的数据无能为力---面向对象数据库
.二、数据库发展大事记
1951:Univac系统使用磁带和穿孔卡片作为数据存储。
1956:IBM公司在其Model 305 RAMAC中第一次引入了磁盘驱动器
1961:通用电气(GE)公司的Charles Bachman开发了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IDS
1969:E.F. Codd发明了关系数据库。
1973: 由John J.Cullinane领导Cullinane公司开发了 IDMS——一个针对IBM主机的基于网络模型的数据库。
1976: Honeywell公司推出了Multics Relational Data Store——第一个商用关系数据库产品。
1979: Oracle公司引入了第一个商用SQL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1983: IBM 推出了DB2数据库产品。
1985: 为Procter & Gamble系统设计的第一个商务智能系统产生。
1991: W.H.“Bill” Inmon发表了”构建数据仓库”。
三:关系关系型数据库遵循的原则
关系型数据库遵循ACID规则
原子性
事务里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都不做,事务成功的条件是事务里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只要有一个操作失败,整个事务就失败,需要回滚。--------要么都成功才会成功,一个失败全失败
一致性
数据库要一直处于一致的状态,事务的运行不会改变数据库原本的一致性约束。---过程不管怎么变结 果不能变
例如现有完整性约束a+b=10,如果一个事务改变了a,那么必须得改变b,使得事务结束后依然满足a+b=10,否则事务失败。
独立性
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并发的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如果一个事务要访问的数据正在被另外一个事务修改,只要另外一个事务未提交,它所访问的数据就不受未提交事务的影响。
持久性
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后,它所做的修改将会永久的保存在数据库上,即使出现宕机也不会丢失。
四.数据库的安装
关系型数据:mysql
在windows下的安装 分为两种
第一种:安装版 按照提示一路Next
第二种:压缩版推荐使用
第一步:先解压
第二步:将bin目录的路径配置到环境变量里面去
····· 将my.ini文件中的 basedir datadir后的路径改为bin目录所在的路径 不包含后面的bin
第三步:以管理员身份打开cmd命令窗口
#注意安装mysql 是mysqld install
C:\Windows\system32>mysqld install
net start mysql---------启动
mysql -uroot -p----创建root用户
limux下安装mysql
2、Linux下的安装:
1、使用tar安装
2、apt apt-get
sudo apt install mysql-server sudo apt install mysql-client
window配置远程连接:
mysql数据库中的user表中的root用户的host修改%
远程连接步骤:
先进入mysql
1、show databases;
2、user mysql;
3、show tables;
4、select user,host from user;
5、update user set host ="%" where user="root";
这句话是改变用户root下的host ="%"
6、
7、Ls
8、Sudo vimmysqld.conf
9、# bind(43行前面加上#)
10、然后更新mysql(sudoservice mysql restart)
11、进入这个路径/etc/mysql/mysql.conf.d。在这个路径下查找有没有mysql(ps -aux | grep mysql)
12、mysql -uroot -proot -h192.168.12.73利用-h进入mysq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