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理所当然(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 作者:松浦弥太郎(2015)
本书读于2017年3月22日-30日,这是一本非常纯粹的基于个人经历讲述个人思考和观点的书籍,其中有许多建议,让我颇有触动。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独立、温暖、谦逊、善良又“固执”的日本人。固执在对一些原则和看法非常坚持己见,例如对传统礼仪的赞同,对得体着装的看重。作者在书中分享的主要观点为: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对自己来说理所当然的事情,通过人们彼此分享、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理所当然”,就能发现崭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思考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恰到好处的生活。
除了收获到了几个新的“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与人交往的好点子外,这本书引发了我的一个比较独特的思考——如何看待基于个人观点、看法和经验的心灵鸡汤类文学读物的价值。这个思考,来源于书中作者对口口相传的迷信说法的看法角度。比如说,作者在文中提到,奶奶从小就告诉他,如果生病了一定是吃了毒药,而所谓的毒药就是背后说了别人的坏话。作者松浦弥太郎写道:这或许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遇到倒霉事情的时候,先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所谓生病是因为说了别人的坏话,这件事情非常难在科学上建立起因果关系。然而作者这样的一种解读和联想,却让这个不太科学的说法有了独特的价值——在分享和宣传普世道德、通用行为准则的价值。
科学,在帮助人们塑造道德观、价值观上的作用似乎还是比心灵鸡汤要小得多的吧。一个人觉得自己心情低落,心理学可以帮助对方理解沮丧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有影响,脑部神经如何变化,哪些举动被证明有改善心情的作用等。然而,别的文章、类似这样的一本书里,作者完全基于自己的个人经验给出的某种建议或“指导意见”,却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向往,继而拥有改变自己的冲动。对读者来说,因为其他人这样做到了,取得了成效,而对方描述的状态是自己也认可的,那么读者心中或许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应该这样做,继而达到书中描述的理想状态。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作者和读者对于某种生活状态、价值观、幸福感、社会地位期许的共鸣。这或许是科普类读物无法达到的。这样的共鸣,具有改变人的力量,这或许便是很多人突然在读某本书时幡然醒悟,继而痛定思痛,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巅峰的原因吧。当然,此处读者和读者对一本书的感受、和一个作者个人经历和观点形成的共鸣程度是各不相同的。而科普读物,则更多的是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对新的科学发现有大体一致的理解,尽管程度同样会因人而异、收获也不尽相同。
近年来,我对于心灵鸡汤等纯粹个人经验和观点分享的文章都多少有些不屑一顾的感觉,认为只有基于科学研究证实了的心理科普书或者方法论才有普遍适用的价值。然而,今天这本书读完,却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科学的目的在于创造知识,知识的目的在于了解原理、了解世界。
哲学的目的在于探讨规则,规则的目的在于指导行为、指导思考。
鸡汤的目的在于分享经验,经验的价值在于交流、借鉴、反省和共鸣。
这三者在个人学习体验过程中缺一不可,同时也无法互相取代。
书中的作者提到,很久以前寄住在一位阿姨家,阿姨会非常强调把鞋子摆好,不仅要求摆好自己的鞋子,还要求作者和其他孩子把其他人的鞋子也摆好。作者写到,很多年以后他才体会到,那位阿姨真正的提醒是“不要只看着远方,也要时时关注脚下”。我不知道那位阿姨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层暗示,或者说只是像我一样是一个强迫症患者。但我能肯定的是,如果我进行一项研究鞋子归位和脚踏实地性格的相关性的课题,即使得出了两者之间存在重要关联性的结论,也很容易受到同行质疑,继而怀疑它的实际贡献。然而,作者这样的一个联想,虽然不够“科学”,在我们读者的脑海中,或者说脑补中,却不乏合理性。读到这里时,这样的读者会认同他所说的“关注脚下”的观点,有所触动。如此一来观点来自何方,并非至关重要。(虽然,对我个人来说,这样一种联想的说服力是不够的,即使观点是好的。)这也是许多鸡汤文共有的特点:正面积极、丰富多彩的观点,牵强的因果逻辑关系。
我的研究有关生活质量,有时间我会忍不住问自己,在提高人们主观幸福感时,究竟是用科学研究等手段探索出的如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方法更有效,还是通过重塑普世幸福观、宣传推广积极价值观更有效。有关道德、处世原则和科学研究的复杂关系,需要我持续不断的慢慢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