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的饭桌上,孩子教育是大家共同的话题。
桌上有一位女同学,听别人介绍说她的孩子是2022年高考后考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在双修经济管理和计算机。
关键一点这个孩子是2006年出生的,他的同龄人大多数现在在读高二。
大家一致请女同学讲讲是怎么培养出来如此优秀的孩子的,女同学有点不好意思,说她这么多年其实没怎么管过孩子的学习。
我知道,她说的是事实。
我们读高中的时候,这个女同学是班里的可爱多,是班里的团宠吉祥物,大大的眼睛,白白嫩嫩,个子不高,头发卷卷的,总是穿着好看的衣服,好像商场里大号的洋娃娃。
当时同学间有可靠消息透露她的爸爸是本地人,妈妈来自福建,因为家里经营一家茶庄,所以家境富裕。
我们开学没多久,就听说临校总有一个高年级的男生来找她,嘘寒问暖,对她很关心。
再后来,关于两个人早恋故事的更多细节在班里广泛传开。
男生第一次见到女生,是在同一所小学,他六年级,她四年级,因为他的妹妹和她一个班级。
“只因为在人群里看了你一眼,就再也忘不掉你的容颜”,歌里这样唱,男生也是这么想。
他找各种借口来班门口喊自己的亲妹妹,只为了多看看那个走进他心里的别家妹妹。
妹妹后来好像发现了哥哥的心思,她很高兴哥哥也喜欢自己的好朋友。
兜兜转转,妹妹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分班名单上竟然欣喜地看到了小学时候好朋友的名字。
说回故事的女主角,她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文理分班的时候她选了文科班,高考后家里花钱去念了南方的一所民办大学。
因为男主角的妹妹还在我们班,所以她哥哥的恋爱故事一直都在动态更新中,大家好奇地猜测故事的结局会如何。
时间飞逝,我在一次高中同学的小型聚会上见到了这位女同学,还有她的爱人。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长跑。
当天席上还有他们的儿子,一个完全继承了爸爸长相但是皮肤白净像妈妈的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书,旁边的椅子上还有好多本。
妈妈和同学喝酒聊天,多了几分泼辣俏皮,当年的洋娃娃。如今是本地知名的小学老师,当地媒体曾经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爸爸温柔地给儿子夹菜,轻声回答儿子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因为家里爷爷奶奶都是教育部门退下来的领导,爸爸本人也对孩子的教育倾尽了心血,小男孩在小学时就跳级两次,毕业后托关系去了省会城市读实验附中,那是我们省里的No.1。
一家人分工明确,奶奶陪读(爷爷在北京负责接送女儿的女儿),妈妈周五下了班就坐高铁去看儿子一起过周末,爸爸负责日常家务和副业搞钱。
孩子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他不上辅导班,喜欢去书店自己挑学习资料,每天刷两套题来查缺补漏。
每一次同学聚会,我们的这位女同学都不改活泼搞笑的本性,喝酒,唱歌,跳舞,营造氛围,她是主力担当,有她在,永远不会冷场。
大家极力想讨教这生来就是为了报父母恩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培养的时候,我在想,除掉智力因素,家庭氛围中爱的滋养功不可没,爸爸对妈妈的长情,爷爷奶奶的理性引导,还有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珍惜,一起引领孩子攀上了学业的高峰。
童话很美,公主和王子总是能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
细想想,童话也不是都是骗人的,对不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64814/f75a23d65d58ca3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