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过三国分治,实现了大一统的西晋王朝(266-316年),仅仅统治了50年,这虽然和司马炎立白痴儿子为太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罪魁祸首则是贾南风和由其引发的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而随后的八王之乱则又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
白痴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晋武帝司马炎那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晋武帝在一开始是很担心该不该把皇位传给司马衷,于是武帝想了个办法考验一下司马衷,如果他还不是笨的无可救药就把皇位传给他,他把太子府上的官员集中起来,写了几个问题让太子回答,太子妃请枪手作假,引用了很多典故,回答的非常好,太子妃身边的小太监张泓发现了问题,他说:“太子平时不爱学习,很多人都知道,这份答卷写的这么好,肯定会让皇帝怀疑的,不如写的简单点好”。太子妃觉的有理,就让张泓写了一份简单易懂的答卷,让太子抄了一遍,晋武帝看了之后觉的自己儿子虽然才学差,还是道理还是懂的,心里还挺美,就打消了对太子的质疑。后来晋武帝死了以后,司马衷继位做了皇帝。
司马衷即位后闹了不少的笑话,有一年,地方上闹饥荒饿死了很多人。灾情上报朝廷,晋惠帝问大臣:“人怎么会饿死呢?”大臣解释到:“因为没有粮食吃啊。”晋惠帝呆呆的问:“没有粮食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羹呢?”大臣被他弄的哭笑不得。
还有一年夏天,司马衷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司马衷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或是为私的?随从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如此白痴的人竟然也能当上皇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司马衷能当上皇帝个人认为有以下2个原因:
1、首先是封建社会的世袭继承制带来的弊病,司马炎的嫡长子不是司马衷,是司马轨。但司马轨两岁就早夭了。这样一来,司马衷就是实际上的嫡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是汉人的老传统,到晋朝的时候也已经传了几千年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好处是非常大的,可以避免皇子之间对皇位的争夺。所以,司马炎虽然有18个皇子,但是作为皇位继承,司马衷显然是最重要的。
2、司马炎想把皇位传给皇太孙司马遹,司马衷比较笨,但皇太孙司马遹却很聪明,而且非常孝顺。司马炎非常喜欢这个皇孙司马遹,他认为司马遹将来肯定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司马衷虽然不聪明,但是可以通过司马衷把皇位传到司马遹身上。
心黑人丑的乱国毒后贾南风
想来太子妃都是相貌秀丽、温文尔雅的,贾南风却是那个异类,不仅长相丑恶(史料记载“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品行更是妒能害贤。贾南风是开国元勋贾充的女儿,因杨艳皇后跟贾家关系比较亲近,极力推荐贾南风,但是让杨艳皇后意料不到的是最后杨氏宗亲全部死在贾南风之手。
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贾南风手中握着的就是司马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杨艳皇后父女先下手了,杨骏抢夺了政权。贾南风当然不会甘心,当时的朝廷的势力分为两派,一派是杨氏家族,另一派就是贾南风。
公元291年,贾南风先诏楚王司马玮入京,再和其幕僚一起商量对方杨骏的办法,杨骏的性格怯懦,最终杨骏被杀,杨氏宗亲被“夷灭三族”。这样一番折腾,政权却落到了汝南王司马亮手中,为了权力贾南风再次诏楚王司马玮杀掉汝南王司马亮。
接着贾南风耍弄诡计,说她没有下这样的诏书,以杀害大臣为名杀掉了楚王司马玮,从此之后大权落入了贾南风囊中。中央的争权夺势,各个藩王可都看着呢,况且让一个长相丑陋的女子掌握政权,更让各家王爷不能容忍。
贾南风的演出还没有结束,在为了保住她的权力,她设计杀害了太子司马遹,这最终的导火索才燃烧起来。
贾南风杀掉了太子司马遹,让朝廷上下极为不满,“清君侧”由此开始。这也是很正常的,明成祖朱棣“靖难”在名义上说不过去的,而干掉贾南风是藩王们一致的呼声。毕竟再怎么说,天下还是司马家族的,你一个贾南风凭什么篡夺西晋政权,还杀掉了太子。
赵王司马伦掌握禁军,他联合梁王司马肜、齐王等人,抓住了贾南风,接着用金屑酒毒死了这个可恶的女人。假如司马伦就此打住,继续拥立司马衷,那么形势可能不会一下子变得那么糟。
只是司马伦利欲熏心,直接宣布废掉晋惠帝司马衷,自己当上了皇帝。不管司马衷智力是否有问题,人家是名正言顺的皇帝陛下,这个谁也无法更改。但赵王司马伦就不同了,他以一地藩王就敢废掉皇帝,当然会引起大家的暴动。
一部分藩王是想再次把晋惠帝扶上皇位,而另一部分人则想着自己做皇帝,从此血腥的八王之乱就此展开,这场灾难,赵王司马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更多历史资讯可关注公众号“历史这坛酒”进行获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