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30727/b0aaefabed3cd452.jpg)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这是星爷电影《功夫》里面的一个经典场景。火云邪神在面对斧头帮一众人质疑的时候,拿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射击,然后徒手接住了子弹,随即说出了上面的这句话,一下子令整个斧头帮的大哥和小弟们心悦诚服,齐刷刷的敬礼。
功夫中,讲究快,以快制快;其实在成长中,有些时候如果我们解锁了一些密码,也是可以做到在短时间之内就实现一些进步和提升的。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贯是反感“急于求成”这类的话语和论断的,而且我不喜欢模棱两可,我喜欢确定性,题目中既然写出了“快速”这两个字,就说明这个问题肯定有答案的。
在我看来,这个方法就是每日反思!
可能有些朋友不以为然,这有啥的,老早就听说过了,看上去也不惊奇,但是相信我,在我解锁这个能力之前,我跟你是一样的困惑,一样的不以为然,一样的嗤之以鼻。
是的,类似“吾日三省吾身” 这样的话已经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古人强调过了,自然毫无新鲜之感。
但问题是,听归听,我们去做了吗?为什么我们没有去做?或者说去做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呢?
每日反思,对于我自己来说,也很早就知道了。在读高中的时候,抽空会看些《青年文摘》、《读者》之类的杂志,看到过关于每日反思的内容,也尝试着反思了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想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方法错了。
之前所理解的反思,就如同要写每日日志,将每天的经历写下来,像记流水账一样,当天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还好,最后发现大部分的日子都是极其平凡的,自然记流水账的时候就会显得千篇一律,没有激情和波澜,后来就成为了一项任务,无比痛苦的执行着,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以说对每日反思的误解非常深,自然,也就没有体会到它所带来的改变。
直到今年在看了《认知觉醒》后,知晓每日反思不是记流水账,而是有方法的。这实际上也印证了,如果学习一样东西,在一开始没有正确的方法去指导,真的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就会直接去否定一件事情,这种否定,是“义正严词”的,因为本身你还经历过。
1、每日反思不等于写每日日志。
首先不要把它当做是一个每天必须要去完成的任务,因为做任务的心态真的很痛苦,很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心态失衡。
2、只记录一天中最受自己触动的点!
这样子的触动点可能会在后续的生活和经历中会继续遇到,之所以让我们有所触动,肯定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是一种外在的投射。
这一个个的触动点积累多了,就会形成自己生命的一条线,不要忽略这种独特的线,里面可能就蕴藏着你的兴趣、擅长的技能、事业方向、命运的抉择等信息。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但是走着走着,也就走到了自己的道路上,这一个个的触动点和线就是人生路上的路标。
3、只在睡觉前安排10分钟时间。
我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正在变得日益稀缺。我不知道有多少的朋友会在睡觉前,躺在床上刷一下手机视频。。。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一方面现在的视频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精准推送,你会在不知足不觉中将时间流逝而浑然不觉,可怕的是,有的时候即使你知道了不能再刷了,但是脑子和手依旧不停使唤,如此周而复始;
第二个就是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没有好的睡眠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等。
我自己之前其实也饱受这个习惯之苦,也是在下定决心之后才有了转变,现在我的手机里没有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APP,尽管这样的过程也是反反复复,因为啥事不干,躺在床上无脑刷视频,确实令人感觉很爽。
静下心来,在睡觉前的前10分钟,回想今天发生的触动点,记录下来,并且能够形成可以改变的行动计划,那么更容易形成正向反馈,触动和实践相结合,有所改变才是衡量一切的最佳标准!
4、每周日晚上进行一周回顾。
做个整体的重温,结合自己的言行不断地对照和反馈,也可以顺带着对下周做一些大体的安排,这样就可以做到了然于胸。
实际上,以周为单位,这样做也形成了一个小的闭环,能让我们真切感触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
怎么样?简单吧?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就是如此简单,不是所谓的玄乎、深不可测。
看似很简单,但是作用却非常明显,甚至有的时候立竿见影。
1、每天你都知道自己干了啥,对时间的觉知更强了。
不知不觉间增加了时间的厚度和深度,因为时间是一个永远的稀缺资产,善待时间,也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岁月虽然在指缝间不断划走,但是最起码还有点痕迹。
2、提升了自己的体验力。
围绕触动自己的这个场景,去回忆当时自己的想法,面临这种状态时自己的应对之策,周围人的态度看法等等,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应对,去做得更好。
3、让自己的思考更深入一些,避免陷入一种纯粹的经验主义。
我自己之前就是这种,好不容易归纳总结出一个方法,就感觉任何事情就用这一种方式去做就可以,也就是俗语所说的,“手上只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同时,多总结和思考,也会让我们活得通透一些,清晰一些。我们有的时候浑浑噩噩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了这样的一些反思,而只是被外在的东西推着向前面走,我们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也没有对此做深入的思考,就是面对一片模糊,而模糊最容易让人产生焦虑、不安、恐惧。
4、更加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本来我们只是关注结果,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关注过程,留心过程中的一个个节点,最后我们完成或者实现了一个个小目标,而就是这一个个小目标构成了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
5、形成“认知星链”。
很惊奇的一点,就是不断在反思中的灵感闪现。遇到这种闪现的灵感,一定要当机立断地抓取,我自己经常会在睡梦中、阅读中有这样的灵感闪现,我都会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哪怕只是写几个关键字,也可以触发自己后续去记忆、完善灵感,如果没有记录,也就没有了。
马斯克在2015年提出了星链计划,其目标是通过建立近地卫星群,提供能够覆盖全球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彻底打破当下的互联网要到处建设基站的方式。
我们的每日反思也是的,反思多了之后,就相互的也就产生了链接,我称之为是“认知星链”。闪现的灵感、阅读过的书籍、过往的经历、良师益友的的话语等不断地链接形成为网络,对事物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
将这些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不一样的认知。
随着持续的反思,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的习惯,一天没有反思,竟然就感觉这一天就是白过的,自然对时间的运用、事情的安排规划、目标的实施等方面更加的有准备、有觉知。
在每日反思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反复,有的时候忘记每日反思了,有的时候精神不集中,也就懒得细致去想,这并不是代表非要每天都要写出来什么,实在没有触动点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字,“无”。
这里面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一些朋友的心理因素在作怪,总觉得如果啥都没有写,怪难为情的、怪不好意思的,把这个东西当成了一种形式,身边有些朋友因为一次两次就坚持不下去了,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误解!
不在乎形式,在乎实质。
不在乎表面,在于实事求是。
不要怀疑,今天就开始,因为无比简单,但是无比的有益处。
当我们自身感受到反思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明显变化时,那么你就不会那么在乎所谓的形式了。
我们可以随时开始,方法自然也很简单,随便你怎么记录,可以用专门的APP软件,如石墨文档、印象笔记等等,或者就是手机上面的备忘录。
即使是疫情影响的当下,我们很多人都在居家办公,面临的心绪其实并不好,但是我们总能够挖掘出生活中的一些闪光点,我们对生活依旧有感知,我们依旧心存希望。
当自己再去回望过去的三个月每日反思记录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奇妙。对自己过往的心路历程,对生活中出现不同情况的心态和情绪面对,会显得比反思之前更加从容了一些,自然也有了更多的自信。
我们很难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这样的回望其实是更高一级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反思自己的反思能力,你可以理解为有一个更高级的我,脱离于自己的肉身,站在更高处进行审视。
这种高层次的反思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指导我们的反思能力持续进阶,持续精进。。。
看到文章的你,我衷心的邀请你也能加入到每日反思的队伍中来!
后记
2022年11月份的最后一天,武汉迎来了初雪。早上起来,看到窗外的落雪情景,竟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远眺东湖,一片朦胧。
湖依旧是那个湖。
又回想起过往三年来的种种境遇,不禁慨叹:
之前的习以为常,在当下,竟然变成了,“当时只道是寻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