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文学性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汉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语言符号,则是中华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发展及流传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
关键字 :汉字 文化 文学特点
中国的文字,作为世界古老文字之一,但是从汉字的演变过程之中,便能够凸显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对文字深做研究,就会发现其中蕴含深奥的文化信息。
从简单的线条,到初步的画文,谁又能知道古人经历了多少历练,头脑经过怎样的进化、再发展才会迈到那一步。而如今,汉字书写即书法已经变成一种欣赏性工具,但仓颉造字之时,又怎会想出书法呢?
在文字学里会谈到“本字”与“假借”现象。记得裘锡圭老师的著的《文字学概要》中将假借分为三种情况,而就这个信息来看,古人造字的不易,以及文字符号与文字符号的相生关系,而且在不同时期就会出现一些假借文字,是不是假借文字也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呢?但是从文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来看,把文字中蕴含的文化做成一个系统,所呈现的就是中华文化,而且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文学性。
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隶书的形成”。因为隶书的形成再到成熟的流传应用,表现出时代性突破,尤其是隶变,标志着书写的转折。就隶书与篆书相比而言,隶书的那种整体性和线条性比篆书更优美,而且篆书中多数圆转笔道变成了隶书中的方折、平直笔画。如“又”字,在隶书和篆书中变化极为明显。
不光要从字形上看线条的变化,更应该看到当时社会和性质的变化,汉隶的广泛应用以及官方化,直接体现着封建体制的变化。因为封建统治不仅注重人们言行举止,而且就思想控制上讲。文字则是信息载体和传递工具。
“在秦代,虽然隶书地位很低,但实际上已经动摇了小篆的统治地位。到了西汉,距离秦王朝用小篆统一全国文字并没有多久,隶书就正式取代小篆,成文主要书写文字。所以我们也未尝不可以说,秦王朝实际上是以隶书统一了全国文字。(《文字学概要》 商务印书馆 裘锡圭著 第七十九页)其实隶书的出现与书写,也是反映着当时一种新的文化群体的崛起,也代表着 新的文学性的载体出现。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些字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表示某个意义,而且汉字的书写,本来就是一种文学性的体现,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历经几千年不变,如山、水、日、月、人等基本词汇。还有一些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从它的本义出发,不断地引申出了新的意义,如“走”字,它的“本义”是跑,引申出了后代的“行走”义;“朝”的本义是早晨,因为早晨是君臣上朝的时间,上朝时臣子要拜君,故引申出了“朝廷”、“朝代”、“朝向”、“朝拜”等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稳定的词汇,加上变化不大的语法形式,才形成了汉语的稳定性,我们今天还能读得懂几千前的古代文献。这些字的形、音、义尽管有的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很大),但基本上还是三位一体,相伴着走到了今天。汉字的书写虽有代代的演变,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基本上是不变的,通过汉字书写出来或记录下来,就现在而言,它也是文学蕴含。
汉语中也有这么一些字,在后代的文献中所表示的意义与它原本表示的意义毫不相干,既非本义也非引申义,也就是说它所记录的是意义上与它毫无关系的另外一个词。如果要说有什么关系,那就是它的读音与所记录的那一个词相同或相近。这时候这些字仅仅起了一个记音的作用,成了一个记音符号。譬如,《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本是跳蚤义,它没有引申义,可在这里表示的显然不是它的本义,它所记录的是与它读音相同的另一个词“早”的意义。虽然这是一种汉字的假借现象,而变现出来的就是当时汉字假借的文化信息,而且也是文化文学的必然需求。
汉字里的假借可以分为本有其字的假借和本无其字的假借两种情况。如上面举的例子,就是有“早”不用,而用了一个“蚤”字。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称为通假。凡是读音相同或相近都可能造成通假。再比如:
以精兵待于幕北。(《史记•匈奴传》) “幕”通“漠”
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归”通“馈”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诗经•硕鼠》) “逝”通“誓”
俄而柳生其肘。(《庄子•至乐》) “柳”通“瘤”
千村薜苈人遗矢。(毛泽东《七律•送瘟神》)“矢”通“屎”
造成这种假借(通假)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因为古时候书写工具不方便,书写者为了图省事而有意挑选了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有的是最初的使用者想不起来那一个字而用了一个临时替代字,久而久之大家便跟着那样用,这种情况不客气地说就是古人的错别字;有的则是为了视觉上的雅观而有意地避免用俗字,比如上面举的“矢”字,相类似的还有不用“尿”而用“溺”等。中国古人的书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真的不敢想象,因为他们没有我们现代化的科技,手字笔录,亲力亲为,这也就造就了我国古代的一种书写文化,这有涉及到中国古代文献的文化。
造字方法“六书”之一“假借”时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是说,语言中产生了某一个词,但在目前已有的文字中还没有造出记录该词的字,(因为随着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概念往往先于文字产生)于是从现成的文字当中挑选一个与要记录的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样用来替代的字也同样只是起了一个记音作用,与它原先的意义也同样是完全不相干了。
文字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印迹,沉淀着多方位的文化信息,这也就表现出他的文学性。文字中突显图腾文化,也是中华文字文学性的重要变现。而且很多人做过研究:如“龙”,是中华民族信仰的图腾,甲骨文中与小篆显然不同。《说文解字》曰:“鳞虫之长也,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处而潜渊。从肉,飞之行也,童省声。”这个文字体现着对图腾的崇拜,而且龙本无形,为人所造,四季恩惠于人,造福于人。
再看“美”字,《说文解字》曰:“甘也,甘着,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甲骨文美字,上着一象形文字“羊”,可见羊在远古人们生活之中的地位,而为什么不着其他字呢?《中国美学史》中说:“`美'最初是象征戴羊形装饰的`大人',同巫术图腾有直接关系……(大人)所指的是图腾巫术或图腾乐舞中头戴羊饰的祭祀或尊长。”《说文》中称:“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可见在远古的六畜之中,人们对养的崇拜,不仅仅因为它是六畜之一,而且羊肉的丰富影响着人们生活生存需求诗赋满足,不过单凭这一点也就够了。
文字中的房屋文化,而且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称谓。如不同的窗户名称不同。朝北的窗户叫“向”,朝南开的窗户叫“牗”,屋顶上的窗户才叫“窗”,通过这样的文字本意上就可以看出古人的房屋设计。如“登堂入室”。可以看出古代建筑之中堂室之别,而且也发现其与古人的关系密切程度。由于不同的名称,自然会造成文学创作过程之中的不同书写笔法。
我想,住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生存,所以文字也将是人们生活的体现。如“祝”字的写法,甲骨文写作:
《说文》曰“祭主赞词者”。左边象形祭祀台,右边大概是个祭祀者。这就说明古代人们生活之中必然发生的一个场景。
在汉字文学中的现象之中,还有一种值得一提,那就是文字的谐音与避讳。我想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我国古代影响文学者居多,而避讳更多的出现在封建“君权”或“宗族”,因为避讳会从文字语言上来表现至上权利的应用,而且也是一个人地位高低的象征。
谐音之中有很多事例,如李商隐的诗歌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字则是全诗的“眼”,应该是谐音“思”,体现出作者诗作的巧妙之处。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记得过年的时候常常要写春联,还会写道“年年有鱼”,虽然有时候会写“余”,这也是谐音现象,我想这大概是古老文化传承下俩的吧。“鱼”在古代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参与着人们的狩猎生活,古人大概是想年年鱼肉富足吧,则谐音“余”字,一个鱼字,体现出古人的饮食生活文化。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因此汉字中的谐音现象是汉字的一大特色,在中国文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有趣的文学现象。
再来看一看古代的避讳文化,这可以说这是汉字文化中不那么光彩的一篇,封建统治者为显示自己至上崇高的地位,一般不会允许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别人的名字里,这就造成了在改朝换代时,很多人就 要改姓改名,以防与统治者姓名犯冲,惹来杀身之祸。关于这一点,无论在何时都是很不合理的,在中国,自古以来姓就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受之于祖先父母,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孟子就有云:“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可见避讳即使在古代也不是那么顺理成章之事,但鉴于统治者的威严,人们不得不做,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惹来杀身之祸,甚至惨遭灭门,可以说不得不算是专制统治的一大悲哀。同时为了避讳皇帝名号还给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很大不便,甚至有很多时候都要焚书,造成优秀文化的消失,在修撰史书的过程中,避讳也带来了很大麻烦,往往要修撰史书时都要时刻注意,稍有不慎就会犯避讳。这些只是避讳皇帝的名号,而实际上对于别的大小官职也会有避讳,大家很熟悉的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可见避讳是一个大众的趋势,大小官吏都会有避讳。虽然“避讳”在文字发展史上不是光彩之事,但是它的出现,新的文学现象也随之出现,不过也算是丰富汉字文学的空间。
汉字是一个符号系统,每个字符的存在都受着系统的制约,它既以某种方式与其他字符相联系,又以不同的构形与其他字符相别异。联系和别异是每个字符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汉字符号的本质内涵。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会不自觉的带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因为汉字也是中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文学性,更不用说它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的文学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