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方程式是积极心理学提出来的重要概念。
H=S+C+V
H: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S: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C:我们的生活条件;V: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从有关幸福的研究中得出两大发现:一个人快乐与否与基因的关系密切,与后天环境则不太相关。双胞胎的研究告诉我们,基因对一个人个性的影响确实相当深远,相形之下,家庭环境的影响显得无足轻重。基因确实对一个人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基因本身对环境因素的反应也是相当敏感的,每个人都有个人专有的幸福基准线,这个就是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
心理学家索尼亚 柳博米尔斯基、希尔顿以及施卡德在对研究幸福的外在因素小组收集的证据中发现,影响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外在因素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本身的生活条件,以及个人选择的自发性活动,这两个就是我们的生活条件以及可以可以控制的因素。
事实证明,有些外在因素的改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因素1:噪声
有研究显示,人有时为了适应噪声,认知功能会因此受损,尤其各种各样、间歇出现的噪声都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增加压力。所以,从一个马路边充满车鸣声的房子里搬到一个宁静,甚至可以听到鸟叫声的房子里,幸福指数会直线攀升。
因素2:通勤
简单来讲,就是上班方便,要么车程短,要么乘车环境好。
因素3:自我掌控感
大卫 格拉斯和杰罗姆辛格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暴露在间歇出现的阵阵噪声中。研究人员告诉其中一组被试者:只要按下按钮,就可以停止噪声,但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去按那个按钮。结果,这个小组的所有被试都没有去按这个按钮,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噪声,这个想法让他们觉得噪声没有那么烦人。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自认有掌控能力的被试,遇到高难度的拼图游戏,更能坚持不懈的完成任务,然而,其他无法控制噪声的被试则一遇到苦难就轻易放弃不做了。
另一个有名的研究则是埃伦兰格和朱迪丝罗丁所做的实验,他们针对一所养老院的老人展开研究,被试是分别住在两个不同楼层的老人,研究者决定给这些老人一些福利,比如,基本摆在房间里的植物,或是一个星期找一天看场电影,研究者让其中一层楼的老人享有掌控权,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植物,但要自己负责浇水,还可以自己选择哪天晚上看电影,对于另一层楼的老人,则直接把同样福利发下去,由护士决定看电影的时间,由护士选择植物并浇水,结果显示,有掌控权的老人活得更开心,更活跃,头脑也更加清晰。18个月后,享受掌控权的老人不仅身体比较健康,死亡率也是另一层楼的一半。
改变组织的环境来增强组织中各成员的掌控感,是提升该组织的员工、学生,病人或其他使用者的参与度,活力以及快乐的一大利器。
因素4:羞愧
从羞愧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入手,例如通过整容或者装扮改变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可以提成其自信度和快乐。
因素5:人际关系
这个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阿德勒关于幸福的研究中,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们感到幸福的根本所在。当人际关系出现冲突时,一定会让人不幸福。
摘自《象与骑象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