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睡得很晚,在和一个清华的同学聊天,他说:临近毕业,身边的同学都已经订好了环球旅游的机票了。我还在纠结,要不要去美国试一试。
以下为第一人称:
大学四年虽然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人,留在北京虽然朝九晚五工作清闲,虽然不用承担房租物业水电等费用,虽然只要每月混吃等工资就好了,但是,这种生活依然让我过得不开心。
不是北京压力大,也不是自己性格合不来,更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而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我很清楚的意识到,虽然我实习的地方是上市公司,但由于工作环境和性质的原因,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物少之又少。由于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与外界的交流,长期以来,可能会导致视野的狭隘以及眼光的短浅。
我怕自己会逐渐对新鲜事物失去敏感度,失去竞争力,原本该朝气蓬勃的心,也会瞬间变的苍老。
这才是最残忍的。
2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里面阐述的一个观点就是,因为生活地方的差异,导致对人眼界、性格、做事风格等产生的差异,而这些,是多少钱都弥补不来的。
如果说真的去美国,说真的,他也许不知道自己会如何生活,更不知道,以后的人生会因此走向怎样的境地。
出国留学和在国内也许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一旦做出了选择,恐怕就没有回头路,到时候,搞不好喝西北风...
很多人都是这样子,高中毕业、大学毕业,面对出国这道选择题,拿捏不准,怕走错路。
但不要把自己局限了,年轻人,人生本该是充满无数种可能性,未来的道路应该是未知但是值得冒险的,应该是最大胆、最开心的年纪。
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条件,没必要花时间去纠结选芝麻还是选西瓜。
畏手畏脚,就好像,选错了就是万丈深渊。
年轻的时候,一切都是学习,一切都在成长。
高中毕业,一直到20几岁,对于这个世界,还存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也没有完全独立的精神体系。好多地方没有看过,好多美食也没有吃过。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让自己尽全力去尝试各种感兴趣的新奇的东西,从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不妨放开手,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点可能性。
3
逻辑思维里面说:
你中午在订外卖时之前不知道选什么,不是因为你有选择困难症,而是你知道的好吃的东西太少了。
一头驴饿死在两堆草之间,不是因为它犹豫,而是因为它只知道这两堆草。并不知道,这世界上比草好吃的食物多了去了。
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千万不要为了一点点安逸,或者是一些担忧,放弃其他的选择,只满足于当下的稳定。
所以,一定要趁着年轻,去多尝试各种新鲜事物,见识不同的事物,体验不同的经历,过各式各样的生活,以便于在以后做决定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无感。
而不是很多东西你压根就没接触过,却要在当中做个选择。
说不定,那才是你最想要的生活呢?不试过,怎么会知道。
去尽力试一把,尝尝人生的其他可能性,看看你能走多远,飞多高。没有尝试过其他选择,就别说你对当前有多热爱。
你纠结是因为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说到底还是眼界出了问题。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