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觉得对方做什么事都是理所应当。当对方没达成这样的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就会产生情绪,产生不好的反应。
比如你和男朋友一起旅行,路上遇见很好看的美景,你需要男朋友给你拍照。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动作,但是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分歧:你觉得很丑的照片,他却觉得没什么差别。这时候假如你怎么解释,他都无法理解你眼里的照片哪里不好了,这时候有概率是会吵架的。也就是说,自己心目中他应该做到拍出来的自己是好看的,他应该熟悉自己什么角度拍出来好看,什么样的表情适合拍照。但是如果拍出来的照片不尽人意,对方也不知道如何审美,那么就把你“惹毛了”。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对于没有拍照经验的人来说,拍的不好才是常态。他的拍照技巧并不会因为你和他是亲密关系而有所改善。
我们拍照前预想的“好看的照片”是基于我们平常有见过不错的照片,自己会有所判断好不好看;又或者是知道自己哪里有缺陷,觉得拍照的时候该避免,而手握相机的人却并不知道。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我们或许本身有基础或者自身掌握一些拍照的标准,但是别人没有,却要求一个没有基础的人拍出自己觉得好看的照片。
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做的好不好,有没有让自己愉悦的时候,其实是默默在心里立下了一个标准的,比如“拍照拍的好的标准是自己的体态在照片里得到好的展现”,又或者“文章写得好的标准是自己觉得内容非常有用或者文字触动了自己”;又比如说“唱歌唱得好的标准是五音全,并且还可以掌握一些歌唱技巧”。
譬如此类的内心标准也可以说是我们看待一件事情时的“潜意识”,也就是说当自己遇到什么事,就会下意识的和自己内心的标准来做对比。比如路上的歌者,互联网上的文章。当这些事激发了自己的“潜意识”的时候,比较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心理落差也自然而然出来了。
而这样的心理落差在我们处在亲密关系时候很有可能会被放大,比如“给自己拍的照片不好看,有很大的落差,会生气”。
所以事实往往是自己对他的要求理想化了。内心的标准是理想化的,那么对方就一定需要做到理想化才是正确的吗?
我们在相处的时候,如果只需要自然舒适的相处,就需要克制事实与标准之间的心理落差,坦然接受;倘若是需要减小这种心理落差,也不需要生气,比如和别人多加练习拍照就行了。自然而然,没有非常大的压力,是我们能享受更舒适的相处的最终目标。
调节好自己对于别人预设的理想化行为,修正自身对别人“理想化”的期望,我们需要避免自己在上面产生情绪,寻求自然而然的相处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