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老师在他的书《万万没想到》提到一种读书方法——强力研读,这种方法需要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好的。有的人写的笔记,就如同小学生给课文概括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一样。网上也有很多人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这种方法其实也不好,因为这是典型的流水帐式的读书笔记,万老师说这就好像用胸围、臀围、腰围这三个数字来描写一名美女一样无趣。
一篇好的读书笔记可以让自己曰后能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甚至可以取代原书。
万老师认为,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咋一看,跟赵周老师的RIA拆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仔细再看,就发现,差别还是很大的。
万老师的强力研读更强调的是读书对于思维的锻炼,赵老师的RIA更强调对知识的运用。两者各有千秋,都是值得读书人好好学习的重要经验。
两种笔记方法具体该怎么用呢?
首先说说,强力研读的读书笔记吧。
1.要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 用自己的话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
有一个点特别重要,就是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然而我们很容易记住书中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包括科研、案例、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却把这个故事在书中的作用忽略了,最后只记住了小故事这颗树木,而看不到它们组成的森林。
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如果一个小故事实在是好,我们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笔记, 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所以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 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将来万一写文章之类,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一 点,是这些故事曰后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来所在的文章更长,以至于最后成为典故。
常见很多人对一本书划的流行重点语句,发现这些语句大都是总结式的,就好像小学生在课文里发现的重点句一样——通常是段落的第一或者最后一句。真正的高手读书不能用这种线性读法,而应该是"一惊一乍"的。
作者的哪句话是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应该把这样的东西突出记下来。 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是一个向观众介绍书的电视栏目。这个节目的几个主持人往往倾向于在节目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一本书的内容框架,而梁文道则总能在一本书中找到几个单独的亮点,常常拿出一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给观众,让人能够体会到原书作者的个性。读书笔记得有这个效果。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式的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 万老师的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藏书人认为书的干净最重要,所以他们不看书; 低水平读书人看完的书上画满了重点线;而高水平读书人看完的书上写满了批注。历史上牛人读书都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批注。据说人们一般不爰把书借给毛泽东看,因为他看完之后别人没法看了,书上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批注。
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一本好书每一章都能让人逬发出十个以上的灵感,也许你突然想到这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想到对书中思想的一个新的应用;也许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尤其是现代人写的书,
极少有一本书中的思想完全独立于世界,往往真正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这个问题别的书是怎么说的?有没有更新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个结论?要找到它们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我现在使用Evernote来整理读书笔记,这个工具有个好处是可以把每一份笔记都生成一个可供别的笔记直接点击和引用的链接。我的笔记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链接,用于指出书与书之间的联系。
我们小时候,都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新词汇非常敏感。比如你可能从电视上听说一个成语,你不能确定这个成语的准确意思,但你觉得这个词挺好。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天之中,你多次又遇到这个成语!你可能会奇怪怎么以前没注意到它,难道这个词最近专门爰找你吗?
一个读书人对新的知识就能保持这样的敏感。你一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新课题并且读了这方面的书,你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次与这个课题相遇。你刚放下这本书,一上网又看到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过几天你打开手机又发现微博上有人正在讨论它。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你打开Evemote整理一份这方面的笔记!
如果你读过足够多,你会获得一种更难得的经历: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是这个说法,而过了几年之后有人另写一本书,引用更有力的证据,把整个结论给改变了。有时候你会赞同这个新结论,有时候你会反对。有时候你必须从几本书的几个不同结论中判断哪个是最靠谱的。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其实都不对,只有你知道正确答案。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跟书的作者完全平等了。你甚至可以俯视他们,评判他们之间的高下。这时候你又应该怎么力你写篇文章发 出来!
5•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第一次读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我们大脑全部的带宽都被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没有更多的余地去产生别的想法了。"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读书笔记是一 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它不是书评,完全是写绐自己而不是为了公开发表的--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虽是这样,阅读别人写得好的读书笔记仍然是一种乐趣,而且对不重要的书直接读笔记可以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豆瓣网有个专门的系统让读者分享笔记。
如果做不到强力研读的笔记标准,随便做个一般水平的读书笔记对自己也有帮助,最起码能加深记忆力。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写篇相关文章。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它两组。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眼过干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
而读一些致用类的文章就可以用拆书法
R- Reading(阅读) 阅读原文片段
I- Interpretation(解释) 拆书家进行讲解引导
A(Appropriation)(化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并付诸行动
A又分为A1、A2:
A1--<指向过去>唤醒读者过去的相关经验。
A2--<指向未来>知道读者以后怎么应用、如何具体行动。
这两种读书法都特别好,我算是真正知道了读书高手的境界了,了解完这两种笔记方法,我心里想的是:好的读书笔记不负读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