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交通极不方便。从我们家乡到杭州,要翻山越岭,坐整整一天的车。碰上天气不好时,就更难以预料了。
大姐16岁时,就去杭州上大学了。第一学期结束的寒假,准备返家时,却碰上了大雪。临近傍晚,父母到门口张望了好几趟,总是不见身影。心想,该不会改了班次吧,又或者是汽车停发了吧?可那时候的通讯也没有如今这么便捷,要打电话,还需要大费周章,所以,也不可能获得她到达的准确时间。
天越来越黑,一家人的心情也越来越焦急。终于,在路的那端,出现了一个身影,父母赶紧迎了上去。果然,是姐姐回来了。那种热切的盼望与重逢的欣喜,如今想来,依然令人记忆犹新。
晚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姐姐开始掏她的行李袋,我也趴在一旁看,生怕错过了给我的礼物。
只见她拿出一小捆包扎整齐的东西。蓝色的塑料包装袋上,画着一饼金黄卷曲状的食物,上面还点缀着一点点红的辣椒酱、绿的小葱丝,它们在开水的加持下,散发着诱人的色泽。
这是什么呢?我很好奇,姐姐说这叫做“方便面”。她还介绍说,这种面不需要煮,直接拿开水泡就可以吃了。
这也太神奇了吧,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面条的认知。见我馋得不行,父母笑着说:“那就先泡一包,大家一起尝尝吧”。
我赶紧去拿大碗,姐姐撕开包装,将面饼拿出来。原来是油炸过的,很酥脆的感觉,用力一捏,边缘就碎了。
捏了一小撮面条碎放进嘴里,咬起来嘎嘣嘎嘣响,而且又鲜又咸,感觉这样也很好吃呢。
面饼放下去之后,再将两包调料也放入,一包呈粉末状,另一包则是凝脂状的猪油,开水冲下去,盖个盖子,需要等上几分钟。可是我那个着急啊,不时的掀开盖子要看一下,随着盖子的打开,那诱人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惹得我不住的咽口水。
终于可以开吃了。只见原先干硬的面条已经变软,用筷子轻轻一夹就散开了。那面条韧劲十足,抖一抖,还有微微的弹性,狼吞虎咽之下,都没有品出味道。那汤更是鲜美,让人简直停不下来。
当时心想:怪不得叫方便面,不用开火煮就可以吃,真是挺方便的。也不知是谁发明的,简直是人间至味呢。
虽然如今,我们都把它当作垃圾食品,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去吃它。但在当年,它的确给了我不一般的享受,让我念念不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