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聊三国099《诸葛亮安居平五路》2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历史上,曹丕在位的几年,重心放在了徐州与南方的孙权身上,并没有对蜀汉用兵。
《三国志·魏书·曹真传》:
黄初三年还京都,以(曹)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渚屯,破之。……七年,文帝寝疾,真与陈群、司马宣王等受遗诏辅政。……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明)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由此可以看出,原为镇西将军的曹真,在刘备死前已调回京都,参加了征伐孙权的战争。刘备死后,他并未回到西线对付蜀军,直到明帝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才又都督关右诸军抗击诸葛亮。
蜀汉因为伐吴失败伤了元气,选择了与东吴讲和。东吴也是如此,尽管打赢了,恐怕损失也不会小。
陆逊打败了刘备,也带来了一连串的影响。东吴尽管还没有继续攻打蜀汉,但是,和东吴接壤的南中,就投靠了东吴。
曹丕之所以攻打东吴,除了看看有没有机会。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解决一些曹操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臧霸的兵权问题。曹操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文官的门阀世家,辽东的公孙氏,深宫的问题,臧霸兵权的问题等等。
同时,曹丕这样做,对魏国内部也是一种震慑。能够取得效果、好处,比攻打蜀汉的风险小很多。
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所有的选择,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面对曹丕的兵马,孙权的选择也挺难的。是继续攻打蜀汉,还是抵挡曹丕?万一自己打蜀汉的时候,曹丕攻打东吴怎么办?如果把蜀汉逼急了,联合魏国围攻自己怎么办?
孙策说过,孙权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孙权念念不忘的是荆州,却没有争霸中原的进取心。否则,也不会在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没有全力配合攻打合肥,而是让大都督吕蒙去偷袭荆州了。
既然短时间消灭不了蜀汉,曹丕又来攻打东吴,孙权的选择,无疑是保住现有的地盘。缓和与蜀汉的关系,继续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魏国,才是正确的选择。
邓芝出使东吴,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与东吴达成了联盟。不然,邓芝出使东吴,也会无功而返的。
尽管益州南部有叛乱,但是与东吴言和,给了蜀汉足够的发展时间。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二年事,只有八个字,“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创意之作,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
2024年04月
——星辰相伴,自由随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