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DDDArch架构设计
团队开发框架实战—CQRS架构

团队开发框架实战—CQRS架构

作者: Bobby0322 | 来源:发表于2016-10-21 09:51 被阅读4185次

    团队开发框架实战—CQRS架构

    CQRS架构图

    261851438603372.jpg CQRS架构图.png

    什么是CQRS?

    这里只通过Udi Dahan的《Clarified CQRS》文章中的一张图片简要介绍一下:


    2012032222580035.png

    UI上有两种类型的操作:命令和查询,例如显示销量最好的5个产品就属于查询,而提交一个订单、修改密码等则属于命令。因为大部分系统都是读多写少,而且业务逻辑基本都出现在写入的一端,所以查询和命令的分离可以让我们独立的去优化查询。

    查询 (Query)

    上图中,可以看到Query不是通过DB来查询,而是通过一个专门用于查询的Read DB(上图中的Cache,它不一定是数据库,但为方便起见,下面统称Read DB),Read DB中的表(方便起见,暂且认为这个Read DB是一个RDBMS)是专门针对UI优化过的,例如里面可能会有LatestProductListModel(ProductId, ProductName, Price, BrandName, AddedTime)、BestSoldProductListModel(ProductId, ProductName, TotalSold)这样的表,分别表示最新的产品列表,销量最好的产品列表(它们其实就相当于是View Model)。LatestProductListModel中有一个BrandName的字段,注意,不是BrandId,因此,对于界面中的查询,几乎全都可以通过SELECT * FROM [TABLE]这样的SQL语句来实现,可能有少数Where,但基本没有Join,这对于界面的加载速度绝对是有利无弊的(其实也是在用空间换时间)。

    命令 (Command)

    业务逻辑大部分都发生在写入的时候,例如用户购买商品提交订单时,我们要验证库存,用户信息订单数据是否有效等。如果从传统DDD的角度看,Command类似于Application Service,用户的命令(如提交订单)会以Command的形式得到执行,而Command中也不会带有业务逻辑,Command中做的事情基本上是:通过Repository得到相关的领域对象,调用某些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执行一些操作(业务逻辑都将保留在领域模型中),然后执行Commit或SaveChanges之类的方法提交改动,之后,相关的数据就会写入到Write DB中(图的DB,下文统称Write DB)。需要注意的是,UI上的查询都是查Read DB,而不是Write DB。

    领域模型 (Domain Model)

    这和Evans的DDD中说的领域模型没有太多区别,是“the heart of software”。

    领域事件 (Domain Event)

    领域事件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不仅限于CQRS。相信会有一部分人曾和我一样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Account实体(表示帐户)有个Balance属性(表示帐户余额),我们一般不会公开这个属性的setter,而是通过写一些IncreaseBalance(decimal amount)之类的方法来实现帐户余额的变动。
    这时问题就来了,我们想在帐户变动时添加一条AccountLog记录,但Log记录成千上万,我们不能直接通过ORM的一对多映射把AccountLog集合实现成Account的一个集合属性,那我们就需要在IncreaseBalance()中得到AccountLogRepository,这样才有办法插入AccountLog(从DDD的角度,AccountLog不是聚合根,所以不能有AccountLogRepository,但在性能影响严重的时候,也只好做些取舍了)。
    不管用了依赖注入还是什么的,总之,Account已经依赖上Repository了,这就让领域对象变得很不纯净,并且,假如我们以后不仅要记录log,还要短信通知用户呢?那要修改源代码吗?这也很不OCP。
    而领域事件正好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只要在IncreaseBalance()方法的末尾,触发一个领域事件,然后我们独立写一个EventHandler的类去实现log的添加(框架可以保证EventHandler可以和领域事件绑定到一起)。
    回到CQRS,因为Command将数据写到了Write DB中,而UI查询的是Read DB,那我们就需要用某种方式实现这两个数据库的同步,解决办法已经很明显了,写一堆的EventHandler类去监听领域事件。例如我们有一个更改产品价格的命令ChangePriceCommand,它执行后,一个叫做PriceChangedEvent会被触发,那我们只要写一个PirceChangedEventHandler的类,在这里面将Read DB中相关的价格信息更改到最新值即可实现同步(这里会涉及到Read DB中表结构改变的问题,后面再说)。

    Command的实现

    概述

    UI中的写入操作都将被封装为一个命令中,发送给Domain Model来处理。
    我们遵循Domain Driven Design的设计思想,因此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只在Domain Model中处理,Command中将不会带有业务逻辑。Command中的代码无非是通过Repository获取某些个聚合根(Aggregate Root),然后将操作委托给相应的领域对象或领域服务来处理,仅此而已。

    实现

    实现上,我们会涉及三个东西:

    • Command对象

    Command对象的作用是用来封装命令数据,所以这类对象以属性为主,少量简单方法,但注意这些方法中不能包含业务逻辑。
    举个用户注册的例子,用户注册是一个命令,所以我们需要一个RegisterCommand类,这个类定义如下:

    using Tdf.CQRS.Commanding;
    
    namespace Tdf.CQRSSample.Commands
    {
        public class RegisterCommand : ICommand
        {
            public string Email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NickNam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Passwor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ConfirmPassword { get; set; }
    
            public RegisterCommand()
            {
            }
        }
    }
    

    这个类的每个属性基本上都对应着注册表单中的一个输入(为了方便起见,上面的每个属性都是public set,但若属性不多不影响编码,最好把属性都改成private set,然后将属性的值通过构造函数传入)。当用户点击“注册”按钮时,Controller(假设使用MVC作为表现层模式)中会创建一个RegisterCommand的实例,设置相应的值,然后调用CommandBus.Send(registerCommand),然后根据执行的情况显示相应的信息给用户。(CommandBus后面会讲到)

    • CommandExecutor

    CommandExecutor的作用是执行一个命令,对于注册的例子,我们会有一个RegisterCommandExecutor的类,它只有一个Execute方法,接受RegisterCommand参数:

    using System;
    using Tdf.CQRS.Commanding;
    using Tdf.CQRS.Data;
    using Tdf.CQRSSample.Domain.Entities;
    using Tdf.CQRSSample.Domain.Services;
    
    namespace Tdf.CQRSSample.Commands
    {
        class RegisterCommandExecutor : ICommandExecutor<RegisterCommand>
        {
            public IRepository<User> _repository;
    
            public RegisterCommandExecutor(IRepository<User> repository)
            {
                _repository = repository;
            }
    
            public void Execute(RegisterCommand cmd)
            {
                if (String.IsNullOrEmpty(cmd.Email))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Email is required.");
    
                if (cmd.Password != cmd.ConfirmPassword)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Password not match.");
    
                // other command validation logics
    
                var service = new RegistrationService(_repository);
                service.Register(cmd.Email, cmd.NickName, cmd.Password);
            }
        }
    }
    

    在Execute方法中,我们需要先验证Command的正确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验证只是验证RegisterCommand中的数据是否合法,并非验证业务逻辑。例如,这里会验证邮箱是否为空且格式是否正确,但邮箱格式正确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注册,因为系统可能要求18岁以上的成年人才能注册,而这属于业务逻辑,RegistrationService将会负责确保所有的业务规则不被破坏,RegistrationService属于Domain Service,存在于Domain Model中。

    可以看到,CommandExecutor中主要有两部分工作,一是验证传入的Command对象是否合法,二是调用领域模型完成操作。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Command是一个概念层次的Command,它不单指(1)中的Command,而是包含了(1)和(2)等。

    • Command Bus

    用于执行Command的是CommandExecutor,但CommandExecutor却并不用来在UI层调用,UI层中只会用到Command对象和即将提到的Command Bus。Command Bus的作用是将一个Command派发给相应的CommandExecutor去执行。在开发UI层时,我们不需要关心Command会被哪个Executor执行了,而只要知道,上帝赐予了我们一个CommandBus,我们只要创建好Command对象,扔给它,神奇的CommandBus就会帮我们把它执行完。这样一来,对于UI层的开发来说,所涉及的概念很简单,涉及的类也少,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得到表单中的输入,封装成Command对象,扔给CommandBus。

    CommandBus的实现也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让CommandExecutor都实现一个泛型接口:

    namespace Tdf.CQRS.Commanding
    {
        public interface ICommandExecutor<TCommand>
            where TCommand : ICommand
        {
            void Execute(TCommand cmd);
        }
    }
    

    其中ICommand是一个空接口,没有任何方法(即Marker Interface),它的作用是实现编译时约束,这样我们可以限制传入CommandExecutor的都是Command对象,而不是不小心传错的User对象(所有的Command对象都必须实现ICommand接口)。

    然后,把CommandBus写成这样:
    通过IoC框架来简化这个过程,另外也可以做一些改进,例如将CommandBus设计为扩展点之一。另外我们还可以将UnitOfWork(相当于平常的EntityFramework中的IDbContext,Linq 2 SQL中的DataContext)的生命周期在CommandBus中进行控制。
    比较完整的CommandBus代码如下

    namespace Tdf.CQRS.Commanding
    {
        public interface ICommandBus
        {
            void Send<TCommand>(TCommand cmd) where TCommand : ICommand;
        }
    }
    
    using Tdf.CQRS.Data;
    
    namespace Tdf.CQRS.Commanding
    {
        public class CommandBus : ICommandBus
        {
            public void Send<TCommand>(TCommand cmd) where TCommand : ICommand
            {
                try
                {
                    var unitOfWork = UnitOfWork.StartUnitOfWork();
                    var executor = ObjectContainer.Resolve<ICommandExecutor<TCommand>>();
                    executor.Execute(cmd);
                    UnitOfWork.Commit();
                }
                finally
                {
                    UnitOfWork.Close();
                }
            }
        }
    }
    

    一些注意点

    • Command表示想要执行的命令,所以Command类的类名应当是动词的形式。例如RegisterCommand, ChangePasswordCommand等。不过Command后缀则是可选的,只要能保持一致即可。
    • Command和CommandExecutor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Command只会对应一个CommandExecutor,这和后面的事件有区别,事件是一对多的,一个Event可以对应多个EventHandler。
    • Command对象也起到了DTO(Data Transfer Object,在这个例子中感觉称作View Model也无妨)的作用,这也是把Command和Executor相分离,不把Execute方法直接写在Command类中的原因之一。
    • 注意Command的类名的重要作用,每个Command类的名称都清晰地表达了一个意图,例如ChangePasswordCommand清晰的表达了这个命令是要修改密码,所以千万不要随意"复用"Command,这里的“复用”指的是,看到某两个Command中有完全一样的属性,就觉得没有必要使用两个Command,而把它们合并成一个Command,这样的"复用"会让系统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虽然它可能的确减少了几行代码。
    • 命令通常是用“发送”来描述,而事件则是用“发布”来描述,所以CommandBus中的方法名称个人认为应该用Send比较合适,而不用Publish之类的。

    Command执行结果的返回

    面对UI中的各种命令,Controller会创建相应的Command对象,然后将其交给CommandBus,由CommandBus统一派发到相应的CommandExecutor中去执行,我们的ICommandBus的接口声明如下:

    namespace Tdf.CQRS.Commanding
    {
        public interface ICommandBus
        {
            void Send<TCommand>(TCommand cmd) where TCommand : ICommand;
        }
    }
    

    当在实际项目中应用CQRS时,我们会发现上面的做法存在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希望Command在执行完后返回一些结果,但上面的Send方法返回void,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得到执行结果。我们以一个用户注册的例子来说明。
    在Command对象中添加一个ExecutionResult的属性(这个属性要放在具体的Command类中,不要放于ICommand接口中)。如上面的用户注册的例子,我们可以添加一个RegisterCommandResult的类,然后将RegisterCommand改成如下所示:

    using Tdf.CQRS.Commanding;
    
    namespace Tdf.CQRSSample.Commands
    {
        public class RegisterCommand : ICommand
        {
            public string Email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NickNam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Passwor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ConfirmPassword { get; set; }
    
            // 亮点在这里
            public RegisterCommandResult ExecutionResult { get; set; }
    
            public RegisterCommand()
            {
            }
        }
    
        // 亮点在这里
        public class RegisterCommandResult
        {
            public string GeneratedUserId { get; set; }
        }
    }
    

    在调用CommandBus.Send()之前,我们完全不用理会这个ExecutionResult属性,对于Controller的开发人员来说,他只要知道在Command执行完后,ExecutionResult的值就会被赋上,如果没有,那就是CommandExecutor的bug。

    而我们的RegisterCommandExecutor就可以改成(User类的构造函数会调用Id = Guid.NewGuid().ToString()对自己的Id进行赋值):

    using System;
    using Tdf.CQRS.Commanding;
    using Tdf.CQRS.Data;
    using Tdf.CQRSSample.Domain.Entities;
    using Tdf.CQRSSample.Domain.Services;
    
    namespace Tdf.CQRSSample.Commands
    {
        class RegisterCommandExecutor : ICommandExecutor<RegisterCommand>
        {
            public IRepository<User> _repository;
    
            public RegisterCommandExecutor(IRepository<User> repository)
            {
                _repository = repository;
            }
    
            public void Execute(RegisterCommand cmd)
            {
                if (String.IsNullOrEmpty(cmd.Email))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Email is required.");
    
                if (cmd.Password != cmd.ConfirmPassword)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Password not match.");
    
                // other command validation logics
    
                var service = new RegistrationService(_repository);
                var user = service.Register(cmd.Email, cmd.NickName, cmd.Password);
    
                // 亮点在这里
                cmd.ExecutionResult = new RegisterCommandResult
                {
                    GeneratedUserId = user.Id
                };
            }
        }
    }
    

    RegisterCommand中定义的ExecutionResult属性可以让开发人员清楚的知道这个属性会在Command执行完后被赋上合适的值。对于一个Command,如果开发人员在其中找到类似ExecutionResult这样的属性,他就知道这个Command执行完后会返回执行结果,并且结果是以赋值的形式赋给Command中的ExecutionResult属性,若Command中没有发现ExecutionResult这样的属性,那开发人员便知道这个Command执行完不会返回执行结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Command都是同步执行的,如果Command被设计为异步执行,那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便可以直接忽略。
    如果系统的性能可以满足需求,同步Command无疑是最好的。

    CQRS架构的优点

    • CQ两端架构分离、相互不受束缚,各自独立设计、扩展
    • C端通常结合DDD,解决复杂的业务逻辑;Q端轻量级查询,多种不同的查询视图通过订阅事件来更新
    • C端通过分布式消息队列水平扩展,天然支持削峰
    • EDA架构,整个系统各个部分松耦合,可扩展性好
    • 架构层面做到无并发,实现Command的高吞吐
    • 技术架构和业务代码完全分离,程序员不用关心技术问题
    • 更方便的分工合作

    CQRS架构的缺点

    • 不是强一致性,而是面向最终一致性
    • 强依赖高性能可靠的分布式消息队列
    • 必须有强大可靠的CQRS框架,从头做起成本高、风险大
    • 必须结合Event Sourcing模式,否则CQ分离意义不大
    • Event Sourcing模式的缺点
    • 一些CQRS的最佳原则提高了开发人员的门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团队开发框架实战—CQRS架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wq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