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作者: 妙笔必生花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11:18 被阅读0次

    这一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每天仍旧过得非常充实,备课、上课、听课、改作业、为周六分享做准备......这几部曲不断循环播放。

    橄榄树这周基本上都在做练习、改作业、讲题、辅导学生方面度过,周四让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有关长方体体积的测试,在找卷子的时候,我感觉那套试卷上面的题太简单了,根本就不能考察出孩子们的真实水平。可是我太高估他们的水平了,有的孩子一节课结束就能把整个试卷做完,可是有的孩子居然拖到晚上才交过来。

    一张一张的批改,打分数,发现好多孩子对待这次测试并不太走心,因为上面一个算式的得数是3,到下一个算式就有可能变成了1;明明有三道题,偏偏就能漏掉一个;本来应该计算体积,可是人家对表面积的感觉太强烈,硬是把体积看作表面积进行计算......反正就是各种的失误。

    仔细分析错因,难道真的是除了我刚刚说的人为因素外,就没有我的原因吗?肯定是有的,我的教课方式可能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当时建构的时候深度不够,或者是我讲练习的时候哪个问题分析得还不到位。必须不断修炼自己,不断成长。

    再说说橄榄树的课堂吧!橄榄树教室的孩子这个学期的网课质量特别高,上课的时候被提问到的孩子积极回答问题,其余的孩子则在公屏上打字说出自己的看法。不管回答是否正确,都在努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行走,真真切切地让老师感觉到他们生命在场。

    宋老师的课堂总是令人佩服不已,向而往之。我的课堂会不会也是这样呢?连着这几周的课堂其实也让我有了这种感觉,可是后来偶尔的一节课中我的手机暂时不在手边,让我体验到了另一处风景。

    那天闺女上网课需要用我的手机,于是我提前告知孩子们实际情况,希望他们回答问题始终如一。因为看不到公屏,因为只要提问到哪个孩子总能积极回应,所以我以为他们一直都“在”,依然涛声依旧,可是,下课后当我打开手机一看,顿时傻眼了,一节课公屏上居然只有寥寥数语,大部分孩子,大部分时间都“丢失”了。原来现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顺利。

    怎么办?怎样才能避免这件事再次发生?必须想办法及早遏制。于是在下节课中我先表扬优秀的,尤其是课堂中不断互动的孩子,哪怕是寥寥几句的也表扬,鼓励他们继续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并且在课堂中也不断以这种方式来鼓励他们,终于发现公屏上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想法了。

    每个孩子,包括我们成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脱离了外界的督促,都有惰性存在。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束手无策,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想达到目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上周一直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校正五年级上册的书稿和写课堂实录等工作中,每一件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更是一种锤炼,要知道经验和成长都是在不断的工作中被修炼成精的。

    这一周除了上课和听课外,基本上都在梳理周末在《玩游戏,学数学》群里需要分享的内容,其实我已经多准备了两周的内容,可是提前做事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好习惯,所以我必须提前这样做,以防临时慌乱,措手不及。

    在没有来这个团队以前,我已经把这套书籍从一年级上册一直梳理到二下倒数第四单元,不知道当时是什么原因,居然留下了两单元,所以以前在梳理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很轻松,可是现在再次梳理的时候却发现虽然这是一项拉线很长,耗费时间很久的工作,但是从中却有不一样的收获。

    以前每次在分享之前,我总会把之前梳理过的内容大致再看一遍,把不通顺的句子,或者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再捋一遍,最后在毛老师的简书文章里再溜上一圈,看看她曾经走过的路,顺便再顺手牵走几张中意的图片,就这样一篇自认为比较理想的文章就诞生了。

    如今以前的文章全部用完了,怎么办?不能偷懒呀,继续梳理,突然发现我现在的思路和以前居然截然不同,以前有时候在梳理的时候会有一种很隔的感觉,但是现在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很多语言我可以想象到上课时孩子的状态,然后就模仿当时的情境去梳理,感觉还挺不错。尽管每天腰和背都会疼得令我难受不已,但是和这些收获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

    教学相长大概就如此吧,借着孩子的名誉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yd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