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eah!
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一个演讲,是《奇葩说》第四季最后,四位导师VS四届奇葩说的冠军,所进行的一个精彩表演赛。讨论的话题是——我们终将变成我们讨厌的人,这是坏事吗?
正方辩手,为四届冠军。而反方辩手,是四位导师,分别是张泉灵、蔡康永、马东和罗振宇。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辩论经验,如果比较起来,罗振宇在其中可能还算是辩论菜鸟。但是,罗振宇最后一个发言,他却把全场说感动了,甚至把人说哭了。
我们来看一下,罗振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在他的十分钟的演讲中,可以说他完全抛开了辩论的套路,只是试图把一个问题说清楚。而这个问题就是——成长。
我们今天要向罗胖学习的,就是如何把一个问题讨论的更加深入。
给定义
在演讲中,特别是在开头,演讲者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整个演讲中一个比较核心的词,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有这样,才便于他更多的展开。就像是让一个树根立稳了,才能更多的枝繁叶茂。
罗振宇就是这么做的。他说,第一,我们正在讨厌的事;第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在发生的事;第三,只是发生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样。这样的事我们通常就把它叫做——成长。
接着,他又进一步说,成长的本质,不是提高,不是向好,而是变得复杂。
他还说,成长,是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的那道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你爬出来了叫成长。
最后,他继续补充,成长,是把那些你无法接纳的碎片,放进来,然后重建。而那些扔掉了,就不是成长。
你看,通过他这样一层一层的解释,是不是把“成长”,解释的更加的清晰了?
你可以说这是给出明确的定义,在下定义的同时,其实也是抛出一个个分论点,层层剥丝,力求深入。
举例子
在开头,我们说了,罗振宇通过这十分钟的演讲,把很多在场的听众说哭了。当你看完这个演讲,你也可以问问自己,是哪个部分触动了你的泪点?
我想,很多人共同的感觉,很可能是在最后,罗振宇所说的自己的例子:他来到了奇葩说的现场,发现自己不如高晓松,不如蔡康永,不如马东,不如何炅,简直像一个傻子一样,没有办法像他们那样应机作答。于是他选择了在结束的时候,把那些掉落的碎片聚集在一起,用簸箕扫了,最后装进自己的内心,带回家。
这种独特的举例子的方式,也可以叫做讲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是更有细节和画面。仿佛像电影的慢镜头回放一样,让你沉浸其中,和当时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当然,讲故事,只是举例子中的一种方式。通过举例子,可以把一个问题,说的更加的清晰透彻,我们把它叫做“举例论证”。
用类比
在演讲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罗胖对成长做的其中一个定义。他自己也说了,这是他所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即使输掉了辩论也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为什么你比较容易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呢?因为他用了一种叫类比的说明方式。
他说成长,就是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的那道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把一个如此抽象的词汇“成长”,用掉沟里这件事来做类比,是不是一听你就觉得非常的清楚了?
再比如说,成长的本质不是提高,不是向好,而是变得复杂。就像是你小的时候爱喝糖水,长大以后爱喝酒精一样。它,无好无坏,但是,那个爱喝酒精的你,变得更加的复杂了。本来,成长就是变得复杂,确实让人费解。可是他这么一说,你是否就瞬间明白这个论点了?
综上所述,罗振宇就是用了给定义,举例子,用类比这几种方式,把“成长”给分析清楚了。当他分析清楚了,在最后,他就有足够的底气问观众,你说,你选,它究竟是不是坏事?
很真诚
但是,以上所说的,都是演讲的技巧。可大家还记得罗振宇在最后说的那个故事么?你一定记得。为什么?
因为它感人,深深的打动了你。为什么能够打动你?
除了上面说的用有细节、有画面的讲故事的方式外,最重要的是,罗振宇说的,是自己的故事。甚至他不怕曝光,不怕把自己心底里那些灰暗的、冰冷的角落,摊开来给你看。
听完故事,你是不是感觉到他特别真诚?
所有的演讲技巧,都是套路。但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只有直面现实的真实,才具有更深的穿透力。
所以,不管是辩论也好,还是演讲也好,其实最终是相通的。那个相同点就在于,你如何把一件事,更生动的、更直戳人心的向大家传达的更清楚更透彻。如果你做到了,结论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