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白总想约,今天一起去阳台,
今早起床,天阴沉沉的。心里有点犯嘀咕,去阳台,有一段土路很不好走,如果下雨就麻烦了。查看天气预报,今天无雨。于是,简单的吃点早饭,三人一车向着阳台方向出发。
阳台是采油工建平和玉顺的家,是南泥湾采油厂阳台采油队的一个采油点。我是第二次跟着白总去阳台。
*于顺的菜园子
市区到阳台大概有30公里的路程,前半段是硬化了的公路,后半段是崎岖不平的油区土路。走过了那段坑坑洼洼的山路后,终于,白总说“马上就到了!”他的话音一落,车子转弯就看到了一丛格桑花,紧接着就看见了于顺和建平的小院儿。
进得院子,就看到了于顺的菜园子。建平正在扫院拔草,玉顺则在菜园里忙活,说是要再种点白菜和生菜。
第一次来阳台还是去年的春天,那时正是播种的季节,我们进院时于顺也和这次一样站在菜园里堆土梁铺地膜。一行人下车后,都去园子里帮忙。那一次我也帮着他们打洞,看着他们点下种子,种下丰收的希望,憧憬着在秋天里收获果实。
时隔一年半后,在今年的秋天,我终于第二次来到阳台,看到了园子里的果实。二茬玉米郁郁葱葱,已经长到了一人高;豆角肥嘟嘟地挂在枝头,叶子已经开始泛黄;西红柿又大又红,挤挤挨挨露出笑脸;辣椒更像一盏盏小小的灯笼,红的绿的色泽鲜亮……
玉顺站在菜园里,就像一个国王,自豪的像我们讲着菜园子的故事。
要做午饭了,我们走入菜园,割一些韭菜,捋一把菜豆角,摘几颗西红柿、黄瓜、辣椒和茄子回去。几个人一起上手,白总烙他最拿手的韭盒,建平拌一碟黄瓜、炒一盘虎皮辣椒,一个茄子辣子茄子,一顿丰盛的农家饭就做好了。
端上桌,果然有着不一样的风味。这菜里,有阳光和土地和风的味道。
*白总的韭盒
白总的韭盒烙的好,是从他夫人冯丽的推荐里得知。那天在电话里,冯丽告诉我“白文峰烙的韭盒好吃,让他那天烙给你们吃!”
今天,就到了吃白总韭盒的时候了。
白总这边在和面,凉水软面,反复揉搓。老宋拿了菜刀去菜园里割韭菜,仔细地洗净切段,盛在盆里备用,有满满一小盆呢。
白总拿过一个大盆,把韭菜倒入大盆中,准备下料搅拌。我和建平异口同声大声喊道“太多了吧,留出来些!”
“不多不多,一点不多!”白总解释道,“韭菜多了好吃!”说着话,不由分说就开始下调料,花椒粉、耗油、姜粉、香油下进去,搅拌好待用。
然后开始做面饼。他先后擀了差不多大的两张薄饼,把拌了调料的韭菜平摊在面饼上,然后打了两颗鸡蛋卧在韭菜中间,绿菜黄蛋煞是好看。
撒一些盐巴在上面,用筷子小心地把鸡蛋搅匀摊平,把另一张面饼盖上去,用手指转圈压实,最后再用碗口把多余的部分切去。这样,一张装满了韭菜和鸡蛋的韭盒面饼就做好了。
电饼铛底部刷油,把面饼小心地铲起,放入其中,上面再轻轻刷一层油,然后,盖盖,烤饼。
几分钟后,一张散发着韭菜香味的韭盒就做好了。
咬一口,皮薄馅多,松软可口,满口留香。
白总的韭盒,果然名不虚传!
*建平的后花院
建平的后花院在房后的山上,在一块地势相对平坦的小树林里。
第一次来阳台时,这里还是个斜坡,是更多野趣的自然态。这一次,勤快的于顺已经为建平整修出了一块平地,可以撑起一个帐篷,支起一个茶摊。
我们来后,建平是一定要带我们去她的后院里喝茶、休闲,荡吊床,睡帐篷的。
“在这里,可以无限地接近自然,取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建平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一年没来,去往小树林的沿途被爱美的建平种上了很多大红花,此刻虽然有点凋零,但和这初秋的景色倒是很搭。几个人七手八脚地绑好吊床,支好帐篷、铺平垫子,备好茶桌。建平的后院里洋溢着一种轻松与浪漫的氛围。
帐篷里坐一个,盘着双腿,悠闲地看着手机;吊床上躺两个,晃晃悠悠地摇晃着,吹着风;还有一个坐在地垫上,舒服地伸长了腿。各人都选了最舒服的姿势或坐或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闲话。
建平的后院最适合放空自我,安放灵魂。如果没有蚊子的话就更好了!
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吃过凉皮稀饭的晚餐,又在于顺的菜园里摘了新鲜的辣子柿子后,挥手作别。第二次阳台之行圆满结束。
车子走远,回头看去,建平和于顺的小院正笼罩在金色的夕阳中,温柔而浪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