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影音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杀人了。
这是下午的一个热点,事情很简单,暴风影音的 iOS 版本在 App Store 上的最新更新说明末尾加了这么一句话:修复了闪退的 bug, 还杀了一个程序员祭天。
其实暴风影音的这段说明是故意营销还是无心插柳并不重要,网上关于产品和技术之间的戏谑段子层出不穷,不时就会来一个爆点,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唯一能确定的是人们对于这些段子的热情并不会褪去。
但是,热闹仅体现到转发时的哈哈一笑为止了,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内容却很难形成传播。
为什么同行业配合如此紧密的两个工种之间会产生如此深仇大恨?这到底之间双方之间互相开的玩笑,还是真的矛盾难以调和?请看本期今日说法。
我自己作为跟程序员打了一年交道的人,确实有一些观察经验。
讲一个不久之前的事,我刚到公司接了一个网站的项目,当时前端实现出来的效果真是一滩shi,我想找这位可爱的技术同事讲讲有哪些问题,只见这位同事头发挡住脸庞,眼睛直视正前方屏幕上的 QQ 空间,低声道,有什么问题写成测试报告发过来,我会一一修改。我当时就草泥马狂奔,这么多的问题,有些一句话就能讲明白,还要去花时间按模块整理然后截图写错误出处?我的时间就不值钱了?
当然这些话我没有说出来,而是直接找技术主管组织开会,他才勉强愿意沟通。后来情况并没有好转,我直接写了一封邮件一五一十反馈到技术主管那里,解决方案是,现在测试出的问题大部分都交由测试人员转述了,基本已经放弃了正常沟通。
跟他熟的同事告诉我,其实他对于产品的意见由来已久,不断的修改不断的修改,他作为一个执行者确实已经厌烦了,做出这么差的东西也有报复心理。
当然,这种情况不多见。但是,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在国内,产品是一个很常见的岗位,一个团队里可能有产品总监、产品经理、产品助理、产品专员等等不同的岗位,而在国外,产品的岗位其实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不可或缺,很多时候由团队里的技术一同协助进行产品的工作。
出现这个现象,我觉得和我们互联网发展历史和从业人员素质有很大关系。国外的技术发展历史悠久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以贯之的,而且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支撑。而国内几乎是近十几年才起步,人口基数的庞大导致市场空前膨胀,程序员供不应求,国内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既不普及,质量更是无法吐嘈。所以很多技术可能是培训机构里几个月就匆匆上岗了。
到现在,统计出来,国外的计算机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在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薪资上几乎没有差别了,可是国内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薪资还是有普遍上的领先。
因市场刚起步就井喷的原因,从管理层到技术都并非具备太多行业经验的人,技术在产品上的话语权不高,那么产品由谁来设计呢?老板把产品的希望寄托在了产品人员的身上,这又抬高了产品岗的热度。
技术好歹有那么多学习资源,产品就尴尬了,产品设计的专业很少见到,所以,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产品岗身上,岗位数量多,平均职业素质不高。
所以,目前国内公司普遍都是职责分工明确流水线作业,产品到设计到技术到运营,一环扣一环,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实现,产品人员负责产品设计,本身同一级别的两个岗位,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话语权的不平等,不管水平高低,身为技术肯定都不愿意只作为生产代码的工人。加之产品人员的技能素质并不高,优秀的产品经理打着灯笼都难找。作为拿着同样高薪的技术,自然不会服气:代码你也不懂,产品你乱设计,凭什么来指挥我?
很多牛逼的程序员选择自己出来单干,比如 61,之前就因为受不了产品经理的傻逼自己出来做独立开发者,前段时间本来都要入职加拿大那里的公司了,因为跟那边公司的人聊了一下午,当天就打消了这次肉翻的念头。
那其他的程序员呢?如何避免做一个代码工人、怎么在公司里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可能还需要等待时间,等待市场给出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