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提到“改变”这个词,
这两周,看的书,就那么巧,都跟这个词有关系。
很多鸡汤,有给勺儿的,有直接连锅端的。
我一直认为,看的再多,改变的发生,始终都是要自己去经历那个“moment”(时刻)。
什么moment?
现在让你回忆五年前的事情,
你能准确的说出2014年4月14日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相信大部分人都记不住那流水账的一天,除非,那天发生了不一样的事情,而你的生活也因为那件事情,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那个时刻就是你的monent~
曾经以为自己是个从小就成熟的人,
直到24岁那年,才知道自己错了。
真正的成熟,是有代价的。
那一年,我遇见了我的第一个moment。
24岁,身为一个刚毕业不甘于按部就班的作逼女青年,考上了公务员,却执意北漂。
就在我离梦想的大门还有50米的时候,远在海岛的父亲查出肾癌……
立刻放弃即将开始的进修,陪父亲在北京看病。当我正在因为父亲的病焦虑不安时,男友劈腿,分手。
一时间,前途渺茫,感情破裂,连亲情都岌岌可危....
如果是电视剧女主,这个时候应该再来场大雨~,再给个失魂落魄大特写,走一个内心独白,撞出个男一号......从此爱恨纠葛~
咳咳,以上的那些,都没发生在我身上。
我属于源于生活却没有高于生活的那部分,没有大特写,没有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没有男一号。
日子还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诺大的城市,自己每天花2个小时倒两趟车,去医院照顾老爸,然后再用2个小时原路回到租住的小屋子。
就在24小时又重复24小时的日子里,我知道,很多事情回不到从前了......
一切都是手术后的那个晚上开始。
我心怀忐忑的陪着昏睡的父亲,男友的分手电话打的很及时,接完电话,我脑中空白麻木的坐在病床旁。
老爸正背对着我躺着,就这样静静看着他,看着那个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的那么强壮的身躯,此刻因为病痛缩在那么小的一张床上,时不时发出疼痛的呻吟。
眼泪就噙在眼框里,身体却一直较劲的使劲深呼吸,这时,老爸身体微微一动,想要转身,几乎就在那个瞬间,我的眼泪被脑子里响起一个声音烘干了……
“你必须自己面对这个世界,请坚强。”
……
那一夜,很长,也很短。
对于一个期盼着父亲康复的女儿来说,太长了;对于一个被成长措不及防撞到的人来说,太短了。
前几日,翻古典老师一本书,里面提到“成人礼”。在远离文明社会的原始部落,到了成人年纪的小孩必须要参加成人礼,他们全身被涂满红色颜料(泥巴?)躺在床上,家人围绕在身边呼喊着孩子的小名,唱着送别死者的歌,意味着孩童的小孩将要死去,迎接来成人的状态。
通常,小孩儿都要去独自完成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例如杀死野牛或者跳崖跳海在身上穿个洞什么的,总之,完成任务,才意味着你来到成人的世界。
所有的任务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要脱离开亲人的帮助,独自完成,整个过程大概是:远离人群——独自完成任务——回归人群。
moment就像是那个需要独自去面对的“任务”。
在一次次面对“任务”的过程中,接纳失去、感受痛苦、面对真实,重新获得成长。
可惜,我们生活的时代,没有仪式感很强的“任务”要去完成,面临改变的时刻变得难以察觉。可,该来的总会来,很多事情终是要自己面对的。
我想起之前认识的一个阿姨,她从小在父亲的呵护下生活优越而单纯,嫁人后老公也延续了父亲对她的保护和宠溺,50多岁的人却单纯的像个小女孩,直到,她的父亲和丈夫在一年里先后离世……
她一度以为自己活不下去了,孩子气般的要花掉所有的钱然后找个风景好的地方自杀,结果钱花的差不多了才想起来自己还有儿子没成家,不能死。于是,她才开始真正自己面对人生……家人呵护的太好,真的会降低你的感知度。
上周,一个小姑娘来找我聊天,她家境很好,工作也很好,可头上却总顶着一朵小乌云,习惯性不快乐。她说羡慕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跟自己喜欢的人过想要的生活.....
以她的条件,想要我这样的生活,分分钟。
其实无需多问,你都知道,她,就是被保护的太好了......
我很庆幸自己在24岁的时候遇见了第一个“改变”,纵然前路漫漫,而那个改变带给我的底气,多少可以照亮些眼前路。
最后一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时仍是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