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限制变得太多的时候,表达就会磕磕绊绊,想尽办法把想说却不能明说的事情,曲折的、隐晦的说出来,即使这样,还是难以用导演想要的方式呈现出来,结果加了两分钟与整个电影氛围不同的东西,显得别扭又奇怪。
看电影的人,就只能推测,或者听看过原版的人说删减了什么,或者自己根据电影明显不协调的地方脑补。
电影讲了特殊年代的事情,特殊年代这个词,就代表了一种禁忌,可想而知限制多大。张译逃出来后,想见一见电影中的女儿,她的女儿出现在影片前面的新闻简报中,只有一秒钟。在一路上和一个想偷胶片的小女孩斗智斗勇,和电影放映员的各种交锋,最后看到了女儿,一遍遍的观看。知道他身份的放映员举报了他,他就被人押走了,在路上的时候,女儿的胶片也丢失了。
这是一个小格局的故事,因为前面说的限制,就只能通过角色本身的身份,来影射管理电影的机构。
电影里分为四种人,一是张译和刘闺女,属于被压抑被迫害的,二是决定能不能放映电影的人,三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要看电影的群众,四是拥有逮捕张译的人。
不知道哪里的宣传,说这是给电影的情书。这完全是误解,想看电影,只是那个精神贫瘠的时代的需求,其他的被限制,就只能重复的看被指定的电影。
范伟的角色以及表演被广泛称赞,那是因为目前的电影里,只有他的角色完整,也有所谓的人物弧光。他的穿着打扮很体面,一出场就有优越感,他走在路上,就会有人点头哈腰的问好,还有人送东西。想看电影的人都要讨好他,他权力在手,胶片的散乱就是因为傻儿子,结果他要挟群众,想看电影,就得说这是因为送胶片的人干的,这样既巩固了放映员的位置,还能把觊觎自己位子的人整下去。
后来张译因为见不到女儿,暴力威胁他,这时候轮到了他点头哈腰的示弱又示好,这就把前倨后恭的小丑角色讽刺的很到位。又是端茶送水,又是半跪在地上整理胶片,在张译泪流满面看新闻简报里的女儿的时候,也有一点温情,回忆儿子变傻的原因,在举报张译后,剪了一秒钟的胶片,上面是他女儿。他的温情,更显示了这人的无情,以及处在那个位置上的颐指气使。他的软弱,那是因为暴力的威胁,还有一种恭敬,那是对暴力机关。
范伟和张译都演的足够好,在范伟讲述儿子因为喝了胶片清洗液,从而脑子坏了的时候,他的表演是动了真情的,哪怕他没有流泪,也能感染看电影的人。与此相对的是张译,他通过小墙口看女儿的影像时,眼泪哗啦啦的流,但不能打动人。不是说他的表演不好,这又涉及到了删减。
他为什么逃出来,只是为了看女儿电影中的影像,只有那一秒钟,为什么不去看女儿?这个事情没讲,或者不能讲,他的动机缺少了,因此再好的表演也不能让人共情。
根据片中的台词,寻找删减的痕迹,在刘闺女说你女儿怎么没被面粉压死的时候,张译就出离了愤怒,由此可知,他的女儿肯定是死了,但不知道她的死,是不是台词说的那样。脑补了女儿的死亡,这才让电影不至于垮下去,有了沉重的基石,让整个故事也成立了。
看完电影后找了纪录片来看,张艺谋说这是他心心念念多年的故事,他自己的出身就不好,当时也是下乡青年,电影的故事肯定含有张艺谋对当时的反思。电影中张译被定性为坏分子,只是因为打了一场架,坐了几年牢,他女儿为了洗清这个关系,只有争先抢干,最后被车撞死。他女儿的死,归根结底,是时代的压迫。
电影的最后,张译被押走,范伟放在他口袋的胶片,被人不小心弄丢,飞向了沙漠,没有人听他解释。刘闺女捡到了包着胶片的纸,可是胶片被沙漠掩埋,她以为这个报纸就是张译要的东西,这其实是为悲剧性收尾,自己的女儿死去了,最后连一点念想都保留不住。
结尾补拍的两分钟,两人一见面笑,笑完了刘闺女直接跑,这就是奇怪的点,最后到了沙漠,找不到胶片,两人又都释怀的笑了。一起去看的朋友,就误会了,难道两人要有一段感情?这种奇怪的点,也都是对不得不改的反抗,让观看的人明显的看出漏洞。
就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戴着几条镣铐跳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