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1966/749ae22d6c293824.png)
贾雨村在林家执教时,发现女弟子每每读到“敏”,便读作“密”,或者跳过去,原来是避母亲“贾敏”的讳。
避讳是因为尊重,也为敬畏,古文明国诸多忌讳并不稀奇,但若说文字上的花样,谁都玩不过我们古人。
古人认为字乃神造,它一出世就带着诡异的神秘力量,一笔一划都暗藏玄机,久而久之,竟催生了一种行当——测字。
虽说这些玩意儿已被当糟粕批了近百年,但对文字的畏惧依然根深蒂固,恐惧产生两种结果,膜拜与坑杀。因此就出现了怪象:一边对文字(玉?)喊打喊杀,一边又奉行不悖。
记得蚊阁(敏词)快结束时,很多人昭雪出狱,谈起当初进去的原因,竟有很多因为“写错了字”。比如把大人物的名字写错,把大人物的讲话抄错,而有一个最可笑,把墨汁滴到了报纸上,弄“瞎”了大人物的一只眼睛。(此大人物名字现是敏词,哈哈)
几十年过去,满以为这样愚不可及之事再不会发生,然而最近连连遇到网络clean,文字过敏症似有复发的迹象。
前些时小A编辑公号文,说平台提示有禁词,发不了。这可要命,公司要求每日准时发布,这么大的号,这不是要出事故吗?于是发动几个人一起寻找敏感词。
先是在网上搜索禁词词库,然后一段一段地排查,一句句地发布试验。果真人多力量大,不多时,小A惊呼一声:找到了!
那个敏感词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句子,且是大领导的讲话。那话被称接地气,一度成为网络热词,被印在旅游纪念品上,它就是
鲁(敏)起(敏)袖(敏)子(敏)加油(敏)赣(太敏感了,不知能不能过了AI)
近来简书敏词升级,文友的文字连遭封锁,不管你是歌功文,呻吟文,还是自嗨文,只要出现敏词就被下课。
连日抨击谩骂牢骚过后,大家逐渐释然,清理网络,大势所趋,哪个平台也逃不过。简叔也是无奈,并非针对个人,更与文章内容不甚关联,皆因敏词引起,于是风波逐渐平静。
渐渐的,人们又用图片将鎖文发出来,一时间,寻找敏感词成了大家的兴趣。每每有图片上来,就会一窝蜂像寻宝一样去找。
说实话,真的很可笑。当代近代的,现任的政fu(疑敏词)人物名字是敏词也就罢了,连故去的好人们的名字也过敏了。比如做了一辈子好事的那位战士的名字,居然是敏词。
即便汉字浩瀚如烟,总能找到隐晦的替身,但也经不起如此洗刷吧?毕竟某些词已经约定成俗,难道为了脱敏过审另外造出一套黑密码来吗?
鼻子过敏,打几个喷嚏还能痛快几分钟,文字过敏则直接被杀了,端滴狠呐。假如想留条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含糊其辞,或挥刀自gong。
呵呵,长此以往,不知今后媒体上还能否看到几句true words?
(怕河蟹,别字连篇。再这样下去,要学哑语盲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