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调理之---小儿发烧

中医调理之---小儿发烧

作者: L三叶草 | 来源:发表于2020-01-21 16:45 被阅读0次

    小儿发育可分为三个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三个阶段。出生后28天内为新生儿期,出生一个月至3岁为婴幼儿期,3岁至12岁为儿童期。所以我们这里讲的小儿指12岁以内的孩子。当遇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烧的时候,不要着急给他退烧,而是要看明白他为什么发烧,是长牙了还是积食了、受风了、还是脏腑疾病受伤等引起的发烧。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以下生理和病理这两大方面引起的小儿发烧。

    生理的发烧:如长牙、积食、经络发育;病理方面:着凉、感冒引起的发烧两大类小儿发烧。

    一、生理上的发烧

    1、长牙发烧    我们首先讲长牙引起的发烧。长牙持续时间其实蛮长的。记得我到20多岁大专毕业时还在长智牙,长到最里面的两颗时,一直持续低烧了一个星期,吐涎都困难,且吃不下东西。一般小儿长牙多是没精神、哭闹、流口水,有些小儿是低烧,有部分高烧,这时候给他(她)多喝些水、多睡觉,等牙齿长出牙龈的时候烧基本就退下来了。不用过度的干涉。用体温计测量的话一般在36-39.5度之

    2、经络发育的发烧

    就是我们常说的变蒸。 就拿孩子来说,孩子发烧本是一种自我调整的方式 ,有时也是一种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方式,给他退烧下来是在帮倒忙。2岁以内的孩子,只要摸一下孩子屁眼和耳垂不热,根本不用去管他,那是经络发育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好比种子一样,种子在温度和湿度足够的条件下发牙生长,根须不断的往下扎根、根茎叶子不断的往上生长,这个运动的过程,会产生热量。若是有什么其它疾病,就要以治病为主,这才是帮孩子的忙。若只是以退烧为目的,那可就帮倒忙了,退的越快危险越大。只有持续的高烧,才可考虑先退烧以防不备,但也仅仅是个缓兵之计。这种治病方式是只治其症状不管其病本的错误行为。这是现代医学认可和通行的模式,也是很多中医的通病。

         农村老太太往往会说:小孩子病一次长一次心眼。其实“变蒸”就是一定程度的病,是人体经络发育的必然过程。人的经络了像植物的枝叶根须一样,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断生长、完善、修复,只是小儿表现的更明显和集中。这个变蒸过程是要耗费很大能量的,需要积累一定的时间才能暴发一次,这就有了周期性,人为的干涉退热是泄其生发之力,是帮倒忙。既然是以经络生发为主,它的能量当然就集中在身体的外部,所以,这种情况内部不会发热,屁眼处就不热,这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简单的分辨方法。

    [if !supportLists]3、[endif]积食引起的发烧--小儿本身脾胃功能就弱,大人在养喂过程中给孩子吃得过饱、摄入过多的肉食量不消化堆积在胃脘,长期不消化会导致孩子发烧。

    小儿积食的主要表现是食欲下降、腹胀、肚子痛、口臭,口中可以闻到酸腐的味道,睡觉的时候不停的翻滚,还有可能出现磨牙,甚至有的孩子出现鼻梁两侧发青,还有的孩子会表现面红、目赤、恶心、呕吐,舌苔黄、厚、腻。大便拉的次数增多,有的大便干燥,拉的像羊粪球一样,也有类似于绿色颗粒,酸腐、大便变稀等情况。积食可以引起一系列全身的反应,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发热等。平时弄点北沙参9克、桔梗5克、梨一个、冰糖适量煮水常喝点。在喂养孩子时少吃多餐,尽量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平时也可放一两个山楂+一抓大米一起煲粥喝。当然,若是程度较严重且有内在的问题,就需看情况而言了。(药性: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以根入药。北沙参味甘甜,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主治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桔梗:《本草蒙筌》:味辛、苦,气微温。味厚气轻,阳中阴也。有小毒。入手足肺胆二经,畏白及龙眼龙胆。开胸膈除上气壅,清头目散表寒邪。驱胁下刺疼,通鼻中窒塞。咽喉肿痛急觅,中恶蛊毒当求。逐肺热住咳下痰,治肺痈排脓养血。仍消恚怒,尤却怔忡。又与国老甘草并行,同为舟辑之剂。载诸药不致下坠,引将军大黄可使上升。解利小儿惊痫,开提男子血气。一般认为,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作者复习文献,认为桔梗尚有理气、活血、消食、安神作用。认识到这些作用对理解桔梗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非常重要;梨、冰糖: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适用于慢性气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等病症)这个这食疗方应付小孩子的感冒、食积等常见问题足够。

    二、病理上的发烧

    1、着凉 一般是小儿肚脐受凉,可温服一袋小柴胡,早晚各一次,烧退即止,同时操作以下3个小技法可快速退烧:小1)大人搓热双掌捂在孩子的在中脘穴(胃脘部位)和肚脐小腹部位,双掌凉了再搓热,反复捂到手掌有汗出即可;2)也可用热水袋热敷胃脘部及小腹部;3)可用一个小棉布袋装两抓黄豆,放在微玻炉中加热,热敷胃脘。可温中散寒,借助外部的热量散寒。胃安则人安。

    【中脘穴取穴方法】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穴的准确位置图】

    【中脘穴】

    2、感冒引起的发烧

    感冒引起的发烧大致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汗过度,有点伤阴;一种是寒气内陷致虚阳上炎。一般会有手脚发冷,畏寒怕冷,鼻塞,头痛,嗓子痛,略有些咳嗽,鼻涕略黄、身痛症状。

    对于一般人来说,细分感冒确实不易,更何况现在孩子多数是经西医退烧治疗后,点滴、雾化治疗造成内寒陈积,一但发病多是内外交困,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用针对性很强的中药古方也很难达到预期治疗的效果。所以,一般只用一个扶正祛邪、和中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就行了,用生姜水冲服小柴胡颗粒也行,第一次时一定要发出汗来,若是皮肤有滑热感,可以配合背部刮痧来解表(也可以用茶油、橄榄油来推背,从上往下推),同时可用双手搓热后捂前额或肚子(胃脘)以助其力。这样,身体好的马上就见效果了,体质差的也可慢慢治好,并慢慢改变体质,增强自身的抗御、恢复能力,不再频繁发病。只是做起来要麻烦一点,大人自身还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实在不如一有病就把孩子交给医院来得省心。但是,孩子是自己的啊!

    还有一个方:用陈皮12g、生姜6、7片、山楂3、4个,熬大米稀粥喝。一定要熬透出米油为止。

    药性:山楂:消肉食积滞,行气散瘀,调节血糖和血脂;陈皮:温胃散寒,理气健脾,湿浊阻中,脾胃气滞之腕腹胀满或疼痛;生姜: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3、脏腑疾病引起的发烧,那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治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调理之---小儿发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pe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