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竟这样过去了——一月时我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尴尬”的二十啷当岁啊,一忙起工作来,就盼着赶紧休息;等闲下来呢?每流逝一小时都让我焦虑。
网络上把这种状态归纳为“精神内耗”,就是你还什么都没做,却已经用各种奇怪想法把自己耗得没力气了。
各种想法还没驱散,来自四面八方的问题已在耳边响起了:
“找哪个城市落脚了?”
“学习哪种行业知识?“
“你想什么时候结婚啊?”
……
我都答不上来。
二十多年来,我吃饱穿暖,自由散漫,能产生零基础学习跨学科知识的念头,也能实现只身去个陌生城市生活的愿望。
也许正是为此,我才会“闲”出内耗吧。我想自己不能与别人格格不入,但又怕陷入千篇一律;我坚信年轻人不能停止前进,但每一个前进的方向好像都有那么些“不靠谱”之处;我也曾大喊“躺平”,但又躺得辗转反侧,桌上开着电脑聊天灌水打游戏,膝上还要放一本书;一时间不清楚下一步该抬头,还是低头……
怎样才能找到最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才是我最该做的事?或者说,我该为什么而活?
我不曾为别人遮风挡雨,不曾在灾害面前挽救伤亡,也不曾有过什么策划,让某件事物因我获得重大改变。“迷茫”仿佛是普通人的必经之路,我们过着普通的生活,常常不知道所做之事是否有意义,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道路未来会是什么形状。
万一力不能及,就可能会产生无限失落,再度自我消耗。
追逐成功是好事,但那好像叫做生活的目标,不是生活本身。
我为何而生?那答案其实一直在我心间,只是直到今年我才明了。
当我来到郊外徒步,我便明了,我为天边的明月、傍晚的虫鸣而生;我为看到一株野花、一片落叶而生。
当我听着各种风格的音乐,当吃到外地的可口小吃,我便明了,我为浩如烟海的书籍故事、文物古迹而生。
我为家人而生。他们全心全意地照顾保护我,但从未把我看作他们的私有物,或者把这份照顾当成有回报的储蓄。
更让我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是在今年返乡的路上(文章实际写于2022年11月)。在大客车的站点,我看到有些乘客不会登录health code in small program,有的即使家人提前帮助注册,却还是被后来居上的一条条信息覆盖了小程序的位置;原来,上了十多年网的我深谙的网络行业语和操作方式,有很多人是不熟悉的。看不过他们为返乡而焦急,我过去帮助了一些乘客,虽然错过了两趟客车,但我想,能为陌生人解决些小问题,多少能安抚他们焦急的情绪,这也算一种善举吧。
我忽然意识到,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难处,亲朋或是伴侣也不可能随时随地出现解决它们,这时就希望能有陌生人的力量;拉一把,扶一下,哪怕只是一个关怀的眼神。我在这些事上并不突出,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这样帮过,那是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终将面对生、老、病等命运时的自发联结。
我为这些联结而生。人非草木,怎可将周围的人视若无物;当在网络上、在生活中发现那些躲在暗处的害群之马时我自然愤怒,但转念又会想到一路上曾同行的伙伴;至少我们还能相互联结,为自己所站的位置带来更多的光。
我把那些无法口头表述的感想组成文章,除此之外我还写对某作品的感想,从文学到游戏,除了文章还有二次创作的视频,我把它们发到各种各样的站点,偶有他人观看的记录,我就忍不住欣喜。
当别人接收到我表达的内容,甚至还发表了回应,我想我也为这些“蝇头小利”而活;我浅显的话语不见得能对别人有什么助益,所以此时我才是受助者,是他人的反馈,让我听到世上有不少共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能“被看见”。
我想我就是为感受这大千世界而生、而活吧,无论是以前的迷惘,还是以后会有的苦涩甘甜,它们都真实地存在着,提醒着我“成功”只是一种可能的结果,而“生活”是一个过程。当我望向明月,当我吃到美食,当我学习知识,当我与他人建立一次联结,我的生活便已经在有意义地进行着;虽然它以后不一定变成耀眼的模样,但当我这样活,我能知道下一秒该做什么;而不是望着更远的迷雾,兀自消耗精神,因对未来过度“展望”而造成现今记忆的空白。
时间一直流动,今年也接近尾声,而我仿佛在时间的流动下变成熟了;因为在这一年,我终于有点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