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一个早晨,阳光透过路边的大树,在马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浮沉了一夜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消散,向远处的稻田望去,隐约有一层白色轻纱覆在上面。
公路上不断地有人开着电动车穿梭而去,时不时还有大卡车呼啸而过。尽管如此,我前面那两位老头仍然一前一后靠近路边不紧不慢地踩着自行车,一边聊着家常。自行车长满了锈斑,但那大大的三角架和有拱形扶手车后架却人容易认出它是古懂级别凤凰版自行车。
不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这笑声是开心的阔朗的。到了上坡的地方,他们踩不动了,于是下车推着车走。两个人都很瘦,皮肤黑黑的,一看便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了大半辈子的人。一人戴着草帽另一人戴着大眼帽(竹笠)。这是他们行走路上最简单的装备,到了街上,只要将车停好,便可以去逛市场买些肉、咸菜,或者一些生活用品。
圩日的街上,车来人往,小贩热情地吆喝,一番热闹的景象。哪怕是没有太多的钱去买些什么东西,却能看个热闹,愉快了心情。如果遇上了好久不见的伙计,还能约着一起去米粉摊吃一碗粉,酌一口小酒,聊聊儿孙。三年一代沟。在家里,老人总免不了因为一些观意和年轻人产生分歧,心里憋屈。老年人和年轻人很少能聊得久的,而和同辈的朋友一见面却滔滔不绝地畅所欲言,有说上三天三夜之势。和朋友道别回了家,仍然觉得意犹未尽,还期待着下次的相遇。
因为他们有太多共同的经历和回忆,也深深明白他们在渐渐老去的时光里所剩下的归途,昨日的把酒言欢,可能会成为明天别离的最后一场相聚,所以只愿能在往后老去的年岁里能和你一起骑着自行车去趁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