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的人,需要将两个关键词时常放在心上,一个是折腾,另外一个是警惕。
一、折腾
1.使劲折腾一件事情
年轻的时候,你应该为某一个目标折腾过,这里的折腾,指的是你为了一件事情付出全身心的努力。
学会游泳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就是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扔到水里去,让他经历过溺水、拼命求生到再呼吸到空气的过程,这样不断折腾后,他也就知道学会游泳并不困难。
因为折腾,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沙丁鱼和鲶鱼装在的同一个运输箱子里,沙丁鱼每一秒都在不停地游动,因为一旦停下,它们就会面临生命的危险。
2.有方向地去折腾
生命在于折腾,这句话并不是说你没事找事干。更多的是,当你意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意识到当前的情况跟你想要的某种目标相差甚远的时候,你这时候就应该开始折腾自己。
折腾是有方向的,它应该是为着某种目标具体地去折腾。比起漫无目的地随处使劲,找准方向才后,我们才知道劲往哪处劲。
3.在最好的年龄去折腾
我们在20岁的时候,可以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使劲折腾;等到30岁,有了家庭,折腾的能耐小了,即使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辞职前也会多加思考;等到40岁,上面有老人要照顾,下面有孩子要上学,辞职这件事情根本想都不能想,因为这时候自己禁不住折腾了。
如果再不折腾,可能你就老了。年轻的时候,因为年龄、身体的优势,折腾来折腾去,后果自己都能承受,可是年龄一大,自己承担的责任多,要考虑的因素也多,也就极大地受到了束缚。
我认识的一位编剧老师,有一天他说到他的好朋友,辞职后独自一人扛着相机,去草原开始一段新的职业旅程。他在羡慕的同时,说了句:“如果是几年前,我可能会和他一起,但是现在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只能守在这一个地方。”
趁年轻的时候,去折腾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候你可以肆意洒脱,可以开怀畅饮,可以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更可以不计较后果尝试一种新的体验。
二、警惕
1.警惕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和什么样的聊天的人最不舒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和一个人聊天时,你们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但是对方一定要推翻你的观点,从各个角度来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明明大家只想好好享受一下休息时间,聊聊天,缓解一下压力,有人偏偏认真了,这就让对话的气氛变得尴尬,聊天的双方都会不舒服。
在与人交流上,我们总喜欢让别人听从自己的观点,如果出现不同的意见时,不仅要反驳到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要他完全接受自己的想法。比起反对,我们更喜欢听到正面的声音,这时候如果不警惕自己,时间越长你会很危险。
警惕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学会尊重别人,也尊重别人的看法,再说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看法一定是对的?
2.警惕懒惰和放纵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早起锻炼感到深深的苦恼。原因有两个,一是早起困难,二是锻炼难以按照我规定的进度来。
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六点起床,可总是把闹钟设置在六点零几分,等它响十几分钟,我才开始慢吞吞地起床。另外,我自己每天定的锻炼计划是跳绳比前一天多一百个,刚开始几天还能坚持下来,到后面就愈加懒散。
究其原因,迟迟不在规定的时间内起床,是懒惰发挥了作用,简单的跳绳锻炼难以坚持下来,源于我对自己的放纵,没有严格地要求自己。
多少人每天嚷嚷着说减肥,可到实际操作起来,发现困难重重,不是看到了热量高的食物就大吃特吃,就是去健身房的频率一天比一天低,抵不住美食的诱惑,实际上是在放纵自己,没法坚持健身减肥,实际上是没有警惕自己的懒惰性。
警惕不是为了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而是在关键的时刻告诉自己:我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做到八十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在反思中警惕自己不好的行为,在警惕中慢慢成长,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更进一步。
3.警惕与别人的差距
我们总习惯说自己要跟自己比,每天比前一天进步就好。可是这并不是说,不需要与别人比。与自己比跟自己,是增加自己的信心,超越自己;与别人比,找到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自己。
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我都劝你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上使劲折腾自己,随时警惕生活中被忽略掉但影响自己的重要因素,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写作特训班-010-水沐 〕
网友评论